第28章??太子謀反
世家之害,猶甚反賊。
后者似猛烈如火,但是總有辦法撲滅。
前者自古以來都存在,誰都能看到世家在挖王朝根基,卻罕有手段能控制。
周易緩緩搖頭:“你不是第一個這般說,也不會是最后一個,世家其惡深,卻不是成為貪官污吏的理由。”
“咳咳咳,說得輕巧!”
犯人說出盧家之后,似是徹底放下了。
“本官……我爹娘活活餓死,就是官吏貪墨了救災糧食,當年立誓科舉高中,定要滌蕩朝堂肅清寰宇!”
周易稍稍多了點興趣:“說說你那自認為苦大仇深,實則俗套的經歷?”
“……”
犯人頗為無奈,不過死期不遠,這大概是臨刑前最后與人。
“十年寒窗中了進士,任一地父母官,本想著能大展抱負。然而衙門官吏盡是地方豪族占據,命不出衙堂,令難入鄉里。”
犯人瞥了一眼周易:“其中最難纏的,便是你這種賤籍胥吏,”
周易微微頷首,皇權與胥吏共天下,豈是說說而已?
“輾轉數縣,非但沒能有所為,反而成了同科笑柄,年年得丁下評價!”
犯人喃喃道:“如此這般蹉跎歲月,哪還有什么雄心壯志?索性任由他們去了,每日讀讀書寫寫字,衙門事務一概不管。”
理想與前途讓現實磨滅,變成了昏官。
周易問道:“這與盧家有什么關系?”
“弘昌六年還是七年,赴任長豐縣,恰逢洪澇……江河橫溢,人為魚鱉。”
犯人回憶道:“我照例上了奏折,請戶部撥銀撥糧賑災。按照流程,朝廷須先來勘驗災情,再擬定賑災章程,來來回回折騰許久。”
“大災人死的差不多了,少撥銀即可。小災自己就過去了,無需再救。”
“哪曾想朝廷迅速下令,從周邊數縣運糧,又撥了三十萬兩賑災銀。”
“如此賑災力度,長豐縣定能輕易渡過洪澇。我夙夜難寐,虛度十年光陰,終于能為百姓做些事,以償父母之遺愿!”
犯人說到這里,頓了頓:“當年鬧饑荒,父母臨終告誡:日后要做個好官,救百姓于水火!”
周易正了正站姿,這個犯官與之前的,
確實有些不同。
天牢中貪官污吏一抓一大把,周易聽他們講自己撈銀子的理由,看似千奇百怪,終歸是貪圖享樂的欲望作祟。
“正當我欣喜若狂的準備賑災,盧家的人來了。”
犯人恨聲道:“一個卑賤的門子,指著天子門生喝罵,糧食和銀子是盧家向朝廷要來的,憑什么分給百姓?”
“不過,這也讓我才知曉,為何朝廷撥了錢糧,與奏折毫無關系!”
周易說道:“最后賑災錢糧送去了盧家?”
“我又有什么辦法?”
犯人說道:“長豐縣隸屬廬陽府,盧家盤踞經營千年,但凡說個不字,當天就會貪污錢糧而畏罪自殺!”
“之后呢?”
周易實際上不用問,也能猜到后續發展。
“錢糧送與盧家,長豐縣百姓傷亡慘重,只得賣兒賣女為生……”
犯人嘆息道:“當年評定我得了甲上,巡察御史稱贊愛民如子、賑災有功,一年后調任廬陽府任通判!”
地方州府通判也是七品,然而一步從縣跨省,屬于是升官了。
一場天災,盧家賺了銀子和地,犯人升了官,皆大歡喜!
“自此之后,我便成了盧家的官,年年考評得甲上,十余年便升任廬州牧,主政一方。”
犯人呲笑一聲:“當年嘲笑的同科,一個個又成了至交好友。為了能趨附與我,送銀子,贈花魁,寫詩詞,極盡諂諛奉承!”
“從此我有錢就貪,有官就賣,無拘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