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還只是單程的距離,一來一回的時間則至少要翻倍。
這么遠的距離,那邊萬一有點兒什么風吹草動,就算咱們第一時間做出反應,也已經至少一年半以后了。
一年半的時間,那塊地方到底還屬于不屬于咱們都不一定了。
開韁拓土是是無上的功業,但臣以為過尤不及。
對于這樣明顯鞭長末及的地方,臣以為還是放棄比較合適。”
秦檜說到這里,停了下來看著劉禪,想看看他的反應。
但劉禪的表情并沒有什么變化,他還是跟之前一樣,笑瞇瞇的看著他,然后說道:
“嗯,愛卿你繼續說!”
沒看出來劉禪的真實意圖,秦檜只好繼續說道:
“臣認為應該放棄天竺的第二個理由,則是因為拿下天竺之后,治理的成本實在是太高。
天竺距咱們大宋有萬里之遙,咱們就算五十里設置一個驛站,也至少需要建設二百座驛站。
就算建設一座驛站一百五十貫錢,也需要三萬貫。
除此之外,每個驛站按十二人計算,也需要兩千四百人。
每人每月兩貫俸祿,一個月就是四千百八貫,一年下來僅僅人的俸祿,就需要五萬七千六百貫。
隊了人之外,還有驛馬,這一項的開支,每一年不會低于四萬貫。
而臣剛才所說的,還只不過是一個驛站而已。
再加上其他的機構呢?
其他官員的俸祿呢?
這些加在一起,每年的開支至少不會低于三百萬貫。
甚至臣都沒有計算駐軍的費用。
而這么多錢,也只是維持基本的運轉而已。
萬一當地出現任何問題,這個數字恐怕就要翻著番的往上漲。
雖然這些年我們大宋的歲入連年上漲,去年更是達到了從未有過的一萬萬五千萬貫之巨。
但年終的結余也僅僅不到兩千萬貫而已。
每年少則數百萬貫,多則千萬貫的額外支出,我們真的有能力負擔嗎?
這就是臣反對的第二個理由,還請官家示下!”
秦檜說到這里,這就仍然沒有表達,而是說道:
“愛卿你繼續講!”
“好,臣反對的第三個理由,則是因為那里的百姓不堪教化。
剛才岳云將軍也說了,那里的百姓目不識丁就算了,竟然會愚蠢到去吃什么牛糞,喝牛尿。
這是正常人能干出來的事情嗎?
而且,至少從大漢開始,天竺就已經與我們中原有了來往。
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們竟然連種地都沒學會。
這足以證明了天竺的百姓不堪教化。
對于這樣的化外之地,臣以為必須棄之。”
秦檜的話說完了之后,劉禪仍然未表態,而是看向了大臣們。
“眾位愛卿覺得秦副相的看法怎么樣呀?”
不得不說,秦檜講得三條句句在理。
說白了,天竺太遠,治理成本太高。
關鍵是,大宋的財政現在好不容易有了盈余,大家剛過上好日子,現在要把這錢拿出來投到一個遙遠的無底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