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天暖和起來了,春闈要開始了。
盧象升這幾日很忙,忙著互結互保,忙著人情禮物。
這些都是要做的,哪怕沒有別的意思,混個臉熟也是好的。
別人都做了,你不做,你就有問題。
考試拼的是學問的實力,家境其實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這幾日錢盧象升花錢如流水一般。
可不做沒法,不打點到位,一個小小的問題都能讓考場的你一天都不舒服。
安排給你一個“臭號”,那可不光是折騰人,還惡心人!
這些余令都經歷過。
用余令的話來說,一個王朝的開場有多耀眼,它的落幕就有多凄慘。
其實老祖宗們在千年前的《左傳》也說了。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悶悶望著賬本唉聲嘆氣,這么多錢擱在長安能養活很多很多人,可如今為了混個臉熟就沒了。
悶悶突然有些疑惑科舉考試的意義。
天雖然暖和了起來,考試要來了,屬于京城一年一度的沙塵又來了。
這玩意自打開春開始,能一直吹到五月,天空都是黃色的。
看著沒啥,一天下來書架上的書能落下一層厚厚的灰。
院子里就別說了。
院子是每隔半日就得灑水清掃一次,不掃屋里的灰會更多。
這個天氣,家里的兩位小祖宗都不準去院子里玩,只能在屋子里玩!
打掃院子的張初堯呆呆地望著老葉。
一語成讖,老葉回來了,領回來了一個大姑娘,大姑娘懷里還抱著一個奶娃。
望著喜氣洋洋的老葉……
張初堯不可置信的給了自已一巴掌。
“這,這,你這,你這......”
老葉怕老張誤會,趕緊道:
“來來,介紹你認識一下,這是你張伯伯,別看長得嚇人,心卻是極好的!”
“張伯好!”
“這是我家的老大,這是我家的老二!”
“真的?”
“真的!”
一臉懵的老張趕緊把老葉拉到一邊,不解道:
“老葉,你給我說實話,這女子到底是誰,這女子抱娃又是誰!”
“我女兒和我兒子啊!”
“啊,你都有媳婦了,你孩子都這么大了,我他娘的前日還勸你娶一個,我是小丑啊,小丑啊~~~”
張初堯失魂落魄的喃喃道:
“我還勸你呢,你為什么不告訴我.....”
張初堯徹底蒙了,一個沒有女人的男人突然領回來了一個女兒,然后又領回來了一個兒子。
這誰敢信啊!
“我去拜見夫人,今后我再給你講!”
后宅大廳里,茹慈望著緊張得直搓手的老葉不由得也替他開心了起來。
苦命的人終于光明正大的把孩子帶回了家!
茹慈在前日都知道這個事,她準備了一個大大的紅包,大女兒一副玉鐲,小兒子是銀鐲子。
“夫人這錢我不敢收!”
“這錢不是我給的,是爹給你的,你跟爹不是兄弟親如兄弟,在你的面前我是晚輩,這錢必須拿!”
“夫人,這事讓家里忙碌這么久,我……”
茹慈擺擺手,拉著老葉坐下,笑道:
“這事你等令哥回來你給他說,他辦的事情,你得去問問他!”
“嗯!”
老葉的事情余令一直都很上心。
在身份對等之下這不是什么大事,一句話就可以。
若是身份不對等,那這件事就不是一件小事。
在遼東余令說了這個事情。
這一次曹毅均回來帶的信里也有給熊廷弼的信。
信里,余令沒有絲毫的遮掩,一點點的遮掩就是對老葉和夫人的不尊重,苦難不值得歌頌。
余令實話實說了,所以,才有今日!
余令不知道的是,跟著余令一起進城,又留在城里看家的老葉竟然“梅開二度”,和他夫人又生了一個兒子。
也得虧了余令先前的話,和后來的信……
若沒有事先打招呼,若沒有后來的信,熊家照顧小姐的奶娘突然有了孕事。
這就是家丑。
大戶人家對待家丑很簡單,把當事人弄死就好了!
老葉知道他做的事情有多大。
他知道若沒有余令,苦命鴛鴦就會變成獨命鴛鴦,這事能有個圓滿的結局是不容易的。
“來,孩子讓我看看你!”
老葉的女兒望著茹慈,她突然呆住了,她記得在那年去娘娘廟求神她見過這個夫人。
那時的她坐在車架上,和眼前夫人的車駕交錯而過。
茹慈望著老葉的女兒笑道:
“像,真像,父女兩人一模一樣!”
在熊家,老葉的媳婦熊海霞在叩謝熊家的大恩。
等交代完手里的活,她就和老葉雙宿雙飛了,望著磕頭拜謝的奶娘,熊家大小姐眼睛都哭紅了!
是乳母,也如娘親!
熊廷弼不想管這些事情,他現在在思量話術。
昨日皇帝找他聊了很久,皇帝的意思是希望他繼續去遼東。
現在等著余令回來就行。
信里很多事是說不清的,需要親自參與大戰的人回來,利用沙盤進行再次的推演。
之后,閣臣就會有一個決定。
熊廷弼知道這件事很難。
遼東李家故舊開始在左右朝堂論了,這群人的意思是繼續起用大牢里的李如柏,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他們堅信就該“遼人治遼”!
這群人就跟批判皇帝不該把李選侍趕出乾清宮的人一樣。
他們是十足的賭徒,把全家押在李如柏身上。
一旦成功,他們就會獲得李家的善意,從而達到以小博大。
這群人不知道,李如楨現在正在囚車上,李家的女婿也在囚車上。
在這里兩人后面是密密麻麻的親眷。
蘇懷瑾準備讓這兩人受千刀萬剮之刑。
如今是證據十足,物證十足,至于人證那就更多了。
昔日和蘇懷瑾在城墻上對罵的李如楨,如今像是霜打的茄子。
落到瘋子手里,已經沒有了存活的可能。
當日罵的有多狠,如今就有多落魄。
在韓家,錦衣衛搜出來了韓家和建奴交往的證據。
建奴能在最短的時間知道大明的各種政策都是韓家送出去的。
韓家的覆滅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