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周二,上午十一點。
隴縣人民醫院,急診科,清創室。
陸成給一個四十多歲的阿姨用紗布包扎好右手前臂后,扶著她從操作床上站起來:“阿姨,縫合好了,你這只是個小創口,沒有傷到肌腱和血管神經,是運氣好!~下次切菜的時候可要注意些了。”
“菜刀有銹,你還要去打一針破傷風。”
“你這個情況可以不去外面買抗生素的,但破傷風都必須要打。不然真的破傷風了是非常麻煩的。”
阿姨是皇倉中學對門開“大碗飯”的老板娘,時有切菜切到手的情況,她也很健談:“那肯定要打的。職中對面開面館的老牛,就是為了省錢沒打破傷風,最后還死了的!~”
“你說他也是開店當老板的,省這點錢干嘛?”
阿姨接著又道:“陸醫生,你以前是漢市大學的哦。這技術就是好啊,我剛剛看到縫合口面,看起來就比其他醫生做得好些。”
“你看看我這只手。”
陸成畢業后就沒在隴縣了,阿姨口中的職中是陸成的母校隴縣高級中學,但那也是十幾年前的事情,目前隴縣高級中學已經搬遷去了別處,原校址成了職中。
陸成也不知道阿姨所說的老牛老板是誰:“阿姨,謝謝你的認可和夸獎,縫合的目的只是為了治療創口,處理好了就行。沒有特別好不好的說法。”
“回去之后傷口一定不能沾水,特別是洗菜的時候,要格外注意些。”
“也不要戴防水手套,防水手套不透氣,容易汗濕導致感染的。”
陸成知道,像阿姨這種餐館老板多是夫妻店,店里面沒有人手幫忙。平時可以辛苦點對付,但受傷了還是要格外注意的。
“唉…也只能請個人幫忙了,又得浪費錢。我們就是做小本生意的,掙點錢本來就不容易…陸醫生,我等會兒再來拿病歷本哈…”阿姨感慨著出了門。
清創縫合的操作、破傷風抗毒素的費用,都是提前繳費了的。
陸成送再回到了清創室里,繼續收拾清創包,一邊看著自己的‘收益條例’!
完成縫合術一例,指導患者術后注意事項,獲得技能點06。
急救醫學(熟練610)(+1)
‘臨床操作獲得技能點的效率比看書可快多了!~’
陸成根據陳松教授的科普,大致推算過湘雅二醫院急診科專業型博士的學習效率。
根據陳教授的說法,他們科非常優秀的博士,在畢業的時候,應該要有這樣的水平,那就是至少三種理論、四種外科操作基本功、兩種專科術式和三大閱片術技能必須到‘通融’水平。
陸成問陳教授什么是通融水平,陳松說陸成的縫合術大概就能稱得上通融了。
以此類推,應該就是專精級別了。
一個技術要從入門、跨越熟練到專精,大概需要30點技能,一共12個技能需要通融的話,共計需要360點技能點。
綜合算下來,湘雅二醫院急診科專業型博士的平均學習效率大概是整二十個小時可以獲得一點技能點。
陸成自己的話,大概需要三十五個小時。
不同的是,專業型博士、專業型碩士是有老師貼身帶著教學的。陸成就只能通過自己看書,再沒有其余的特別指點了。
“咚咚咚!~”陸成在沉思之際,陳松教授敲響了操作室的門,聲音緊促:
“小陸,這邊搞完了沒有?來了個車禍傷的,肝臟挫傷,要行保肝術,你跟我上臺。”
“病人已經走綠色通道直接進ct室,馬上要推手術室了。”
陸成加快收拾東西的速度:“陳老師,我寫個手術記錄,馬上來。”
無論那邊怎么忙,陸成操作的手術操作記錄是必須要寫的,不寫就是給自己余留的‘不定時炸彈’!
不一定會炸,但一旦炸了,便會讓陸成麻煩纏身。
“速度搞快點,這個病人是有生命危險的。這回你們醫院普外科的人都變得不愛說話了。”陳松快步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