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數字,劉長友的心臟不爭氣地狂跳了幾下,呼吸都為之屏住。
兩萬兩,這張墨好大的手筆。
他瞬間就明白了,軍報上的“四萬余兩”水分極大,實際收獲恐怕遠不止此數。這張墨是懂事的人,把最大的一塊肥肉送到了自己嘴里。
所有的質疑瞬間煙消云散。
劉長友的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親自起身扶起周大彪:“哎呀呀,周隊副快快請起。
本官只是例行問詢,并非懷疑張隊正和烽燧堡將士們的忠勇。
你們以寡擊眾,斬獲頗豐,揚我軍威,實乃大功一件。本官定要為你等向上峰部功。”
他小心翼翼地將那會票收入袖中,動作流暢自然,仿佛本該如此。
隨即他拍站起身,走到著周大彪身前,拍著周大彪的肩膀,語氣無比親切:“張隊正真是我西嶺邊軍的棟梁之才。
如此忠勇為國,又不貪功,深知大體,難得,實在難得。
你回去告訴張隊正,此次繳獲,除了交上來的,其余的就用于犒賞將士、撫恤傷亡、充實堡寨吧,由他全權處置,本官甚是放心。
至于上報之功,本官自會斟酌潤色,必不虧待了有功將士。”
“多謝大人。”周大彪心中暗罵一聲老狐貍,臉上卻滿是感激:“卑職代我家隊正和烽燧堡全體弟兄,謝過大人。”
“好說,好說。”劉長友笑容滿面,已經開始在心里盤算這兩萬兩銀子該如何花銷,又能從中拿出多少去打點更上一層的關節,為自己鋪路。
至于張墨到底撈了多少,他并不關心,只要自己能拿到足夠的好處,并且下屬懂得孝敬、能打勝仗、不給自己惹麻煩,那就是最好的下屬。
“周隊副一路辛苦,先在驛館休息一晚,明日再返程不遲。本官稍后便書寫公文,為爾等請功。”
“卑職遵命!”
周大彪退出都騎尉衙門,抬頭望了望西嶺縣還算晴朗的天空,長長舒了一口氣。
事情辦成了,隊正的計劃,成功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用銀子開道,果然無往不利。他仿佛已經看到,烽燧堡在隊正的帶領下,將會變得如何不同。
而堂內,都騎尉劉長友看著那份軍報和袖中的會票,心情大好,提筆開始構思如何將這份“捷報”寫得更加漂亮。
這份捷報要既凸顯自己的領導有方,又要恰到好處地為張墨請功,畢竟,這樣一個能打仗、懂規矩、會來事的下屬,可是自己的財神爺,得好生“呵護”才是。
周大彪帶著劉都尉“甚為滿意”的口信和即將為他們請功的承諾返回烽燧堡。
半個月后,都騎尉衙門的正式公文和信使一同抵達。
公文的內容遠比張墨預想的還要好。
劉長友果然將這那份捷報大大渲染了一番,極力強調在其英明領導下,烽燧堡隊正張墨如何英勇善戰,以寡擊眾,取得近年來西嶺邊軍少有之大捷,斬獲頗豐,揚我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