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國當然不會告訴傻柱真話。
關于梁拉蒂的事,更不能提。
‘神神秘秘的,輸了記得賭約。
’
傻柱不在乎,滿腦子都是贏了娶媳婦。
‘放心,我說話算話。
’
楊建國暗笑,傻柱能贏,母豬都上樹。
接下來的日子,楊建國期待好戲開場。
‘媳婦,我回來了。
’
回家,楊建國直奔媳婦。
這事得跟媳婦說,她也得看。
這么精彩的事,不能獨享。
‘叫什么叫,你媳婦又不會跑。
’
楊建國無奈,家里竟來了傲嬌的大姨子江天美。
想想也是,大姨子是媳婦的姐姐,不奇怪。
‘楊建國楊建國,昨天你家那女的誰啊,真漂亮!’
次日上班,傻柱一臉興奮跑來。
‘誰跟你也沒關系。
’
楊建國無語,看傻柱的表情,就知道看上大姨子了。
不奇怪,傻柱見一個愛一個。
若能專一,也不至于單身。
這性格,真讓人無語。
‘我就是問問嘛。
’
“如果我贏了賭約,你能不能幫我牽個線?”傻柱滿心期待,那女子之美,堪比楊建國之妻,更兼獨特氣質。
“你就別瞎想了,專心演戲吧。”楊建國無奈道,“萬一露餡了,別怪我反悔。”
楊建國深知傻柱與大姨子之間是不可能的,更別提傻柱與秦淮茹那不清不楚的關系,他認為傻柱配不上任何好女子。
“行,我記得呢,你放心。”傻柱雖感失望,卻也明白,唯有贏了賭約,才有機會讓楊建國幫忙介紹。
“楊師傅,您和我師傅在聊什么呢?”馬華一臉諂媚地湊近,幫楊建國切菜。
他早已放棄從傻柱那里學藝,因傻柱吝于傳授真本事。
“沒什么,你師傅這人,看不清形勢,我給他上一課。”楊建國心中暗想,這賭約就是一場現實教育。
“我師傅那人,您就別白費心機了,上課也沒用。”馬華深知傻柱性情,“多少人告訴他秦淮茹在利用他,他都不聽。”
楊建國對馬華的了解感到并不意外,畢竟兩人在廚房共事多年,馬華對傻柱了如指掌。
而傻柱也一直覺得馬華腦筋不轉彎,其實馬華對他也沒好感,覺得他像個傻子,被秦淮茹耍得團團轉。
只是因傻柱在廚房稱霸,無人敢在他面前說真話。
“你就別管你師傅了,好好練廚藝,轉正才是當務之急。”楊建國搖頭,傻柱并不得人心,只是以前廚藝獨步食堂,學徒不得不巴結,又因他霸道,無人敢惹。
唯有劉嵐,仗著與副廠長的關系,敢與他頂嘴,卻也常被氣得跳腳。
傻柱的嘴,確實厲害。
“我也這么覺得,我得好好學廚藝。”馬華回應道。
“家里最近給我介紹了對象,若能確定關系就打算結婚。”馬華干活利索,滿臉期待。
在楊建國身邊這段時間,我學到的比跟傻柱學徒幾年都多。
傻柱以前在小灶忙時,總讓我避開。
“恭喜你了。”楊建國笑容可掬,對學徒從無傲慢。
畢竟,未來的學徒可能成為寶貴的助力。
“楊建國,有點事跟你說。”我開口道,“咱院子的聾老太過幾天生日,大爺提議大家湊份子辦桌好酒好菜。”
“這事兒你可不能推辭,你有能力。”這時,傻柱插話進來。
“她過生日跟我沒啥關系,別扯上我。”楊建國搖頭,對此毫不在意。
“以前聾老太過生日,你家那位可沒少送東西。”傻柱提醒道,他知道楊建國前妻以前對聾老太頗為照顧。
“但我現在離婚了,新老婆才不管她呢。”楊建國不客氣地說,“我甚至希望那老太太早點走。”
楊建國對傻柱的無謂論感到無語,自己與聾老太已無關,他還扯這些。
“我還想說,借聾老太生日改善下你們關系呢。”傻柱試圖勸解,“畢竟,她也算大院里的長輩。”
“那是你的長輩,我們楊家的祖宗姓楊,她算哪門子祖宗?”楊建國瞪了傻柱一眼,一提大院祖宗他就惱火。
“行行行,你不愿意就算了,我好心當成驢肝肺。”傻柱無奈,他覺得自己的建議是為楊建國好。
“傻柱,我一直好奇,你為啥對聾老太那么好?她跟你又沒親戚關系。”楊建國不解地問。
楊建國心中充滿好奇,為何會給無血緣關系的長輩養老送終,這在他看來極為不可思議。
畢竟,聾老太與何家并無絲毫親屬聯系。
“可當年我父親離家出走后,不是聾老太與一大爺照顧我和妹妹的嗎?”傻柱毫不猶豫地說出了答案,沒有絲毫遲疑。
當年何大清消失,整個院子里,唯有聾老太與一大爺夫婦伸出援手,幫助他們兄妹倆。
因此,傻柱認為孝順聾老太,為她養老送終是理所當然的。
楊建國好奇追問:“你父親走時,你多大了?那時的廚藝已經學會了吧?”
楊建國不解,既然聾老太與一大爺夫婦照顧傻柱,那傻柱當時究竟多大?傻柱的廚藝源自何大清,精通川菜與譚家菜,這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更何況,傻柱當時還在軋鋼廠做學徒,與父親學習廚藝。
軋鋼廠作為正規單位,不可能雇傭童工,即便當時規定不嚴,至少也得十六歲才能進廠。
按學徒年限來算,傻柱年齡應該不小,怎會需要他人照顧?
學徒期間,工資也有十八塊,傻柱與妹妹兩人,一個月十八塊的生活費,理應過得還算寬裕,怎會需要照顧?這個疑問一直困擾著楊建國。
“嗨,我爸走時,我剛在軋鋼廠轉正,才十九歲。”傻柱輕描淡寫地回答。
這話一出,楊建國瞬間恍然大悟。
十九歲,傻柱已非孩童。
工作轉正,成為十級炊事員,月薪二十七塊五。
這……還需要照顧?兩人加起來二十七塊五,一個月吃肉都不成問題。
“你轉正了,工資二十七塊五,對吧?你和妹妹就兩人,還需什么照顧?他們究竟照顧了你什么?”楊建國忍不住追問。”嘿,何大清跑了后,雨水難過得整天哭個不停。”
“我又得上班,所以是龍老太幫忙安慰她。”
“那時我們和聾老太一起吃飯,雨水過了好幾個月
才漸漸好轉。”
傻柱坦誠相告,這事過去多年,他早就不在意了。”你妹妹那時候多大?“
楊建國忍不住問。”何大清走的時候,雨水才十二歲。”
傻柱想了想回答。
這些年,傻柱對何雨水也不太上心,都快忘了。”我明白了。
我再問問,當時聾老太是養著你和雨水嗎?“
一個十二歲的孩子,父親離去后,有人陪著,卻要好幾個月才恢復過來。
你確定你是在安慰,而不是整天讓她沉浸在悲傷里?
十二歲的孩子,傷心時沒人安慰,幾天也能緩過來。
幾個月,顯然是有人一直在旁邊提這事吧。”那肯定不是,我怎么能讓老太太出錢呢?“
“而且我那時一兩個月工資二十七塊五,我和雨水都有糧食供應。”
“我們只是在老太太那兒一起吃飯,讓她安慰一下雨水。”
“飯都是我做的。”
何玉柱激動地解釋,他怎么可能吃老太太的。”哦,我懂了。”
這時,楊建國無需再問了。
這哪里是聾老太安慰雨水,簡直是利用雨水還差不多。
更甚者,一起吃飯時聾老太其實是吃這對兄妹的,占他們便宜。
說什么何大清跑了,聾老太和大爺兩口子照顧傻柱兄妹,原來是這樣啊。
這也太過分了吧!
人家老爹剛走,你聾老太就趁機蹭吃蹭喝,還博了個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