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拍梁大爺的肩。
跳澗子,和大爪子一樣,也是指老虎。東北人地域不同,對老虎的叫法也不一樣。還有什么“山貓”、“山君”、“毛蟲祖”、“白額侯”等叫法。
“那就讓老大糧倉跟小浩去!”
蘇浩的遲疑,秦爺爺的勸告,梁大爺不是聽不懂,但還是咬咬牙說著。
他也是沒辦法。
一家子人,七大八小,加起來有6口,以他為首,個個能吃。
而且是只有他一個人有工作。
眼看著兒子們一個個地長大了,幾乎都到了該娶媳婦的年齡了,可工作都還沒有。
他愁啊!
于是想到了蘇浩。
既然蘇浩能進山打獵,不但扛了頭老母豬回來,而且聽說還用野豬換到了工作。
他眼紅啊!
于是來求蘇浩,讓蘇浩帶著他的兒子們進山打獵。
對于蘇浩來講,帶著他兒子們進山,也不是不行。那就得需要講清楚,3個兒子,有一個或者是3個都丟在大山里,不能怪他。
他不能辦好事,再挨罵。
畢竟是搬不走的鄰居,低頭不見抬頭見的。
但是有些話他又不能說出來,老媽劉慧婉已經在那邊支棱起耳朵,聽著呢。
講得太多了,老媽連他也不讓去了,那不是賭鬼跳進澡堂子里——輸了個精光了嗎?
“這事兒,您考慮考慮,考慮好了再找我!”
蘇浩沖著梁大爺眨巴眨巴眼睛,把嘴朝著老媽那邊努了努,梁大爺和其他人也就立刻秒懂。
蘇浩這是有些話,不好說啊。
“想好了,工裝、獵槍、翻毛皮鞋那是必須準備的,夾子、套子,也需要準備一些。回頭我給您幾個樣品,照樣子做就可以。”
“那謝小浩了。”
梁大爺端起酒碗,敬了蘇浩一口,“你這可就是我一家的恩人了,回頭我想好了誰去,讓他給你磕頭拜師!”
如果蘇浩真的領梁家兒子進山,那就是傳授生存技能了。
至少是“傳道、授業、解惑”中的“授業”了。
就是他們的師父了。
磕一個,也不為過。
要知道,“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藝不輕傳”!這在老四九城,都是有說法的。
“小浩局氣!”
何雨柱在一旁給蘇浩豎了一個大指。
“我最近還要進一趟山,想好了,必要的裝備準備好了,我就可以帶他們去!”
既然推辭不掉,蘇浩也就干脆利落,不磨嘰。
轉頭又是看向了何雨柱。
“柱子哥,你的事兒,我是這樣想的:既然你跟李懷德關系一般,那我替你去跟他說。看看能不能給你搞一個‘以工代干’,管理一食堂?
不過,我還是勸你,以你的廚藝為主。
這才是你的立命之本!
所謂‘一招鮮,吃遍天’。這道理你該懂,我也不多說。”
“那我謝謝兄弟了。”
何雨柱拱拱手,“需要花錢,你說話!”
蘇浩本來還想抻一抻何雨柱的,但一看何雨柱這誠懇的態度,又是親自下廚炒菜,又是拿酒的。
真把自己當兄弟來處了。
也就不再拖延。
這是要親自代何雨柱去“活動活動”了。
既然是“活動”,那就得花錢。何雨柱經常在外,給人家做家宴,“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基本的道理還是懂的。
“嗯,需要的時候我跟你說。”
蘇浩求李懷德辦事兒,是不需要花錢的,山里的野物即可,但也沒有拒絕何雨柱。
該花錢的時候就得花。
給人辦事不花錢,人家會以為這事兒有多好辦呢!
花不花是一回事,但不能說不用花錢,一口把話堵死了。
你看老四九城人,“有事兒您語!”
這話雖然只是句客氣話,但也只是讓你有事說一聲,可沒說一定能給你辦。
一拍胸脯,“不用花錢,一切有我!”說這種話的人,不是喝高了,就是二貨,一般人是不說的。
也當不得真。
花錢辦事,這也是基本道理,蘇浩也懂。
“秦爺爺,您送我什么禮物啊?”
最后,蘇浩把頭轉向了秦爺爺,并且嬉皮笑臉地伸出了手。
“跪下接!”
卻是沒有想到,一向和藹的秦爺爺,此時陡然坐直了身形,變得一本正經起來,并且高聲說著。
從懷里掏出了一本獸皮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