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廠的這次周年廠慶,很是豐富多彩。
除了一上來那些無聊的領導講話,接下來的“節目”,那是一個比一個精彩。
蘇浩講解、問答之后,便是集體、個人先進的表彰,然后是歌舞表演。
尤其是歌舞表演,也算是廠慶僅次于聚餐的重頭戲。
說后世智能手機時代,人人都會跳一段,唱一首,不為過;但這個時期,人們的表演才能并不比后世差多少。
表演會上,節目豐富多彩。
有歌有舞,有相聲,有京劇,有天津快板、京韻大鼓……還有一種叫做“三句半”的表演形式。
這種表演形式很有特點。
四個人手拿鑼鼓小镲等打擊樂器進行表演,說一句敲一下。前面三句是完整的話,鋪陳描述,最后一句只有半句話,一個字到四個字不等。
但這半句話,要是前面三句的總結,最好還得有轉折、搞笑。
這次表演中就有這么幾段三句半,讓蘇浩記住了:“工作都干完,熱了一身汗,想去洗個澡,沒澡票!
食堂品種全,環境也不賴,飯菜還便宜,土豆開會!”
不過,大多數的節目,都沒有太多的新鮮感——收音機里經常播,一有歌舞晚會就經常表演。
人人都會唱,但又百唱不厭。
比如什么戰爭時期的歌曲“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黃河大合唱”、“游擊隊之歌”等等。
有獨唱,更多的是合唱。
獨唱有伴奏,合唱還有指揮。
采購科也沒有放過蘇浩,讓蘇浩上臺表演。
蘇浩本來想唱一首來自后世的歌,再次震驚他們一下的,可想想還是算了。他在介紹電動制磚機時,已經出盡了風頭,已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再來上一段“鐵血丹心”,或者是刀郎的什么歌,那就太驚艷了。
更主要的,這個時期唱什么歌,那也是有說法的。
他要是來一首“羅剎海市”,或者是“不做大哥好多年”,還真有可能會遭到批判,會問他譏諷誰?
會說他思想頹廢!
唱了一首“游擊隊之歌”,算是交了差。
不過,還是引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還是看到了下面的大姑娘小媳婦們,滿眼的星星亂冒。
倒也不是蘇浩的歌唱得多好,但架不住形象好啊!
高個頭,濃眉大眼的,很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標準。
職工聚餐開始。
這是廠慶的重頭戲。
種花家人講究“民以食為天”,生了孩子要吃一頓,男女結婚要吃一頓,過生日要吃一頓,朋友聚會要吃一頓,家里老人沒了還要吃一頓……名目太多了。
廠慶,當然要吃一頓。
這也是莫書記、崔廠長不管別的,對能不能弄到肉,很是關心的原因。
“得民心者吃喝始”嘛!
機械廠總共有將近7000干部職工,一個食堂是放不下的。因此,4個食堂現在是火力全開。
每個食堂要供將近2000人聚餐,那就是200桌!
小一點的四食堂,甚至都把桌子擺到外面去了。
蘇浩被邀請到了一食堂領導那一桌。
而且是和鄭部長所在的那桌。
“菜有十盤,沒肉不算!”
蘇浩給機械廠弄到了足夠的肉,有豬肉,有魚肉,還有熊肉。也讓桌上的菜變得豐富起來,色香味俱全了起來。
十個人的桌子,上了十二道菜。
有東坡肘子,有梅菜扣肉,有四喜丸子,有三四斤重的一個紅燒魚段,還有一大盤子蜜汁熊肉。
這是硬菜!
其它的還有肉炒木耳、肉炒蘑菇、尖椒肉片、紅燒茄子、豆腐湯等等。
算得上是琳瑯滿目,讓人垂涎欲滴了。
這個時候講究平等,干部也不能搞特殊化。平時偷偷地吃個小灶,也就算了,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干部桌上的菜那絕對要和職工桌上的一樣。
但天下的事兒就沒有絕對的。
像蘇浩做的這桌,所有的肉都用的是那頭“豬王”身上的肉做成。
別的桌上,也有,比如梅菜扣肉,四個食堂800余桌,都是用的豬王的香肉。但東坡肘子,那就只有3桌上是豬王的肘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