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四合院,東廂房堂屋。
那盞25瓦的鎢絲燈泡高高地吊在頭頂上方,將屋子里映照得一片通亮。地上,依然擺放著那張小地桌。桌上,擺滿了炒菜。
七碟八碗的。
“老媽,街道辦給你分配了一個什么工作?”
蘇浩坐在一個小板凳上,問老媽劉慧婉。
老媽劉慧婉幾天前,由街道縫紉社借調到了街道辦事處。現在已經算是街道辦事處的一名工作人員了。
“讓我先下基層,負責一個片區的居民溝通和協調工作。”
劉慧婉抬眼,低聲答著。
“呀,那我老媽以后也是街道干部了。這頭發是不是該留成剪發頭了?”
蘇浩打趣著。
“啥干部?”
老媽還有點不好意思,臉上難得地現出一抹羞澀,小女孩受到表揚似的,“也只是和柱子一樣,‘以工代干’,還是一個工人。”
“過一段時間轉正了,不就是正式的干部了。”
一旁,梁大爺一本正經地說著,臉上帶著羨慕。
“那是,必須的、遲早的事兒!”
蘇浩也在給老媽打氣。
“我說我在縫紉社干得就挺好,可你趙爺爺說不行,說組織上欠咱家的……說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組織上有啥欠咱家的?
保家衛國,不都是咱應該做的嗎?”
蘇浩在國*部任職的事情決定之前,鑒于蘇浩的情況,趙老爺子親自找了一趟劉慧婉,征求她的意見。
劉慧婉雖然擔心蘇浩的安全,但也不能不同意。
她知道,這是好事。
趙老爺子親自出面,對劉慧婉的工作做了調整——由街道縫紉社調到了街道辦。
和何雨柱一樣,也是“以工代干”。
享受25級辦事員待遇,每月的工資為37.5元。
畢竟是趙老爺子辦的事情,這“以工代干”也只是暫時的。只要是有了指標,就可以立刻轉為正式干部。
劉慧婉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只是知道,兒子干的工作那是玩命的工作,危險很大,不免有些擔心。
“你這可是沾了小浩的光了。”
一旁,梁大爺拿起一瓶西鳳,給自己倒滿,又要給蘇浩倒上,語氣中帶著羨慕。
沒有紙能包住火的,全院人都不傻。蘇浩早出晚歸的,有時候還開著吉普車回來,這可不是一個采購員應有的狀態。
大家也都猜到了什么。
不過,蘇浩不說,也就沒人主動去問。
對于梁大爺的話,蘇浩沒有反駁,只是嘴角向上揚了揚,發出了一個淺淺的笑意,“一會兒,我給老媽慶賀一下。”
說著,指了指桌上的“企鵝”牌汽水。
“柱子哥,好了沒有?”
又是大聲地沖著屋外喊了一嗓子。
“馬上!你們先吃吧。”
傳來了何雨柱粗聲大氣的應答聲。
帶領著他的機械化“部隊”,浩浩蕩蕩地駛進國*部大院;又是上樓,對趙老爺子做了一個簡單的交代,蘇浩便是開著他的嘎斯67回家了。
前天晚上,在機械廠食堂的飯桌上瞇了一會兒;昨晚更是在京西大山里折騰了一宿。蘇浩也感到有些累了。
他打算回來,今晚好好地休息一晚。
可剛一進院,便是看到了梁大爺,也看到了何雨柱,二人居然在梁家的門口擺上了一個小木桌,要小酌一口。
“嘿,就等你呢。”
一看蘇浩拐過垂花門,何雨柱和梁大爺一起說道。
于是,二人也不吃了,端著幾個小菜便是來到了蘇家。何雨柱還嫌菜不夠多,不夠硬,還要再“掂”幾個。
而梁大爺也把他的“黑炮彈”收起,跑出去買了兩瓶“西鳳”回來。
“梁庫和梁囤干得怎么樣?”
蘇浩接過梁大爺手中的酒瓶,給自己倒滿,又給旁邊何雨柱的酒碗里倒滿。等著何雨柱的間隙,問梁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