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您需要一批技術、技術專家和藍圖,懂了,這事兒交給我吧。”聽完李斌的需求,張奎拍著胸脯保證道。
他掏出終端一陣按,不出10分鐘,便有專人接過了德拉的位置,給李斌介紹起學泰行的技術授權會內容,而德拉也不走,一身游俠打扮立在一旁,宛如打手似的。
寰宇聯合畢竟屬于初創公司,雖然有艦隊有船廠,但底蘊不豐富,加之棱鏡自由港以前很少來,所以在這邊的權重并不高。這次蹭了張奎的身份,頓時隆重起來。
五六個人聚在李斌周遭,有推著懸浮柜凍著果盤酒水的,有身段窈窕的溫聲細語講解產品的,還有幾人空著手,那講解員每說一件產品,他們就小跑著去柜臺拿模型拿手冊的。
雖然這些資料只消用終端一按就能里外通透地展現出來,但貴賓服務吃的就是一個事無巨細,就是一個叫人舒心,人多才能體現賓客之貴,繁瑣才能體現自身服務之精。
那服務員跪坐在李斌身邊,捧著腦袋大小的軌道列車模型,打開子彈模樣的車頭給李斌展示內部,嘴里念著大串參數:
“……您看,這車廂是可以根據需求定制的,既可以使用常規燃料,也可以裝小型核反應堆,在新殖民地開拓中,這么一臺車頭就能提供12座小型工業設備運轉,全套車頭、車廂及全星體環境軌道制造技術,只要5500星幣。”
說著她將一比一復刻的模型放在李斌身前的小幾上,轉手拿起另一座全地形履帶運輸車:
“……這臺履帶車的車廂也可以裝入小型反應堆,反應堆可拆卸也可在野外部署,用于在軌道尚未鋪設好的地區使用是最好不過了,無論是開辟道路、拓展殖民地還是探索,都是極好的……”
李斌身前琳瑯滿目擺著大量模型,身邊小的全息投影依次列開,從軌道衛星到列車,從民用工廠到施工設備一應俱全。
憑心而論,這些技術都是辛達強權出品,個個都是頂好的,跟李斌在坦法殖民地時使用的履帶車和作業設備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當時李斌用的是網絡上公開的技術方案,個個都是落后的應急產品,在復雜的行星環境下不說是故障百出,也稱得上良品率不高了。
辛達強權標志
星區局勢圖,辛達強權在中間小的紅色圓圈,其左上為棱鏡自由港
授權會的人知曉有一個叫李斌的大客戶正在物色殖民技術,大伙的心都火熱起來,除了專人的服務團隊外,這里還擠著不少各個攤位、柜臺的人,爭相向李斌推銷。
事實上,李斌早就做好了殖民地計劃被傳出去的準備,叢林星球的坐標比tm坦法還偏僻,只要自己先一屁股坐上去,就算到時候暴露出去也很難有巨企和勢力對其產生興趣。
路途遙遠,抽調艦隊還容易被仇人打黑槍,一座遙遠的殖民地已經有主,干一場還浪費資源。與其如此,不如等你建好我來開設分部,掏空你的星幣。
若殖民真是一件容易事,就不會有核心星區坐視失落星區挨個凋零了。不消說巨企,光是那些大型企業,哪家沒個自立山頭的妄想?只是沒有ai核心,沒有納米鍛爐,沒有大批重工廠支撐產能,沒有龐大的艦隊保護,任你怎么折騰,也不過是一顆自由星球的下場。
說到底,又費馬達又費電,千辛萬苦砸錢建造殖民地,大概率是成不了,就算成了,也還是給巨企當狗而已。
兜兜轉轉還是當狗,那我為啥還受累做這一場?直接當狗不就好了!
自大崩潰至今,英仙座星域的人類殖民地是越來越少,核心星區外已經很少有殖民活動展開了,前人已經用生命證明這是一個十賭九輸的買賣,絕大多數技術授權會和私人拍賣會的大頭銷售項目,都是艦船、戰機和武器藍圖。
巨企自己掌握著成熟且完備的技術方案,一般大企業只專注發展在核心星區穩妥掙錢的商路和工廠,一般只有海盜、左徑分子這些人,迫于生計和聲名狼藉的名聲,不得不在星區邊緣尋找無主的星系修建站點,他們的消費能力有限,購買的技術方案也雞零狗碎的。
最近的一次大規模殖民,還得追溯到幾十年前布萊頓聯盟成立,不過那時候的布萊頓聯盟有速子科技暗中相助,技術買的不多,工廠和設備倒是購入不少,授權會沒能瓜分到多少油水。
如今寰宇聯合提出購買技術授權,擺明了要在失落星區大干一場,這可調動起了眾人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