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面吵了一天,兩更)
漩流級豎起來的修長船身,其正面是固定角度的護盾,將重炮擋下。(游戲里船是躺下的,因為這是2d游戲,上章展示的是游戲內的模樣,本書設定成豎起來,具體參考基地里的這種)
惡魔航電的飛船擁有不錯的電網系統,但航電馳名在外的武器,卻并非能量武器。
準確地說,槍騎兵攻城加農炮作為等離子大槽武器強則強矣,可射擊速度和炮彈飛行速度都太慢,作為攻城武器,她犧牲了太多。
航電真正出名的,是導彈!
小槽有魔術盒pd導彈,微型導彈發射器,后者甚至被大量內置在原始版本的魔窟級中,依靠無畏艦艦載工廠,以及微型導彈生產快捷的特點,配合彈藥儲備,可以做到312小時無間斷鋪設導彈!
中槽有雷霆發射器和畫眉鳥發射器,都是能依靠數量,在短時間內組合成不錯爆發傷害的利器。
至于實彈方面,ibis綜合彈道攔截系統作為小槽實彈炮,普遍列裝在萬澤艦載機、護衛、驅逐、巡洋以及主力艦上。廣泛活躍于航電的各個戰場,幾乎看到這門武器,就代表受到航電影響的勢力(亦或是繳獲)出現。
而上述提到的這些東西,在魔窟級,以及漩流級中都能普遍看到。
盡管外界一直將漩流級視為戰列巡洋艦,不承認她是戰列艦,但對于惡魔航電而,作為除魔窟級外唯一的主力艦,漩流級在航電,那就是戰列艦。
六艘漩流級分為兩組,三前三后,各自帶領大批艦隊向前推進。
兩組并未上下排列擴大火力輸出面,反而是交錯掩護,前排全彈發射打空火力,并且輻能被裁判組判定受損過半后,便立刻減速,身后的三艘漩流級則迅速啟動:相位漂移,立刻滑行到隊伍前端,接過作戰任務。
這種充分利用戰術系統,卡著時間交替推進的方法,立刻讓負責應對航電左翼的林御風和薩拉都亞歷山大。
“薩拉都和林御風頂著延遲作戰,他倆事先做過大量預案。”蘭苑皺眉,“老實說,我覺得他倆不怕航電左翼全數壓上來,因為我們是防守方,有附近友軍支援,總是占優的。”
“這種穩步推進比起直接爆發作戰,反而變數更多,摸不透敵人的意圖,兩人考慮到延遲,就不敢主動下達出擊指令。”
她看向李斌:“需要讓朱進越過他倆,向下級指揮嗎?”
李斌把玩著手里的復古燃油打火機:“誒~演習么,能發現問題是最好的,沒必要這么謹慎。”
“再說了,能看得出,比起巡洋艦隊的指揮,航電主力艦隊指揮官明顯更老成持重。”
“對面漩流級都裝配了ibis和魔術盒pd導彈系統,蘭苑你覺得為什么以艦載機最出名的航電,要大費周章地準備這些?”
蘭苑一語道破:“因為這些武器,都是為艦載機支援做準備的。”
“不錯!”李斌點頭,“以防空武器支援艦載機作戰,這保證了航電的艦隊能在預設戰場穩定獲取空戰優勢。”
“而無論是槍騎兵攻城加農炮,雷霆發射器亦或是畫眉鳥導彈,都是為終結戰斗,支援打擊做準備的遠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