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子出來,張向東著急忙慌地往鎮上趕,生怕雙胞胎姐妹和王秀蘭遇到麻煩。
原本騎自行車,四十來分鐘的路程,硬生生被他壓縮到了半個小時以內。
到了鎮上,在一家賣漁網的門店,找到了三人。
見她們都沒事兒,張向東終于是松了一口氣。
此刻,王秀蘭正在跟賣漁網的老板商量價格。
他們要買的拖網,價格并不便宜,最便宜的都要三四百塊錢,稍微貴點的則是七八百塊錢。
刺網的價格要便宜一些,一二百塊錢就能買。
高家姐妹的漁船,噸位比較小,馬力也不足,只需要買便宜的拖網即可。
“老板,這拖網多少錢?”
張向東走到雙胞胎姐妹和王秀蘭身邊,對著老板詢問道。
“三百五,最低了。”
“我這拖網質量絕對有保障,整個青港鎮,都找不出第二家比我這質量更好的,價格還這么實惠”
賣漁網的老板看了張向東一眼,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他的拖網。
“我們是一起的。”
“二百八,能賣,我們就買,不能賣,那我們就去別處看看。”
“你這是棉麻拖網,壽命最多一年,吸水后變重,影響拖速,更加費油。”
“老板,我們就是白沙村的人,對這玩意的成本,可是非常清楚。”
“二百八,你最起碼還有三四十塊錢的利潤。”
“錢賺到手里,才是錢。”
“我去村里開個票,去供銷社的店購買,價格比你這還要低不少。”
老板有些意外地看了張向東一眼,還想繼續吹噓自己的東西,見他帶著三個女人轉身就要走,連忙叫住他們,“算了,看你們也是識貨的人,我今天就先開個張,二百八賣給你們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