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三更)
等待新兵入伍的一個月內,李斌也并非單純地等待。
他花費了數百萬星幣,額外向惡魔航電下了一個巨大的人口訂單,以及隨之而來的糧食訂單。
李斌雇傭了大約兩萬人規模的基礎工人和數千人規模的技工,搭乘惡魔航電的運輸船,從航電控制的三個星系出發,南下失落星區,修建中繼通訊器以及建造臨時落腳點。
并非所有星系都值得開發,在人之領時代,大量以今天的眼光看資源頗為豐富的星系,被人之領棄之如履。
依靠n小姐給的星圖,李斌得以從超空間星圖的戰略角度,標注關鍵星系(人之領時代因為星門,戰略點略有不同,即星門所在戰略所在)。
他派遣工程部隨艦隊出發,在小行星帶,星系隕石聚集點、衛星等位置,利用大錘魚雷,破門錐魚雷等采礦-戰斗兩用魚雷,把天體爆破開洞。
隨后用合金、泡沫陶化金屬封閉,加固小型天體,填充空氣,安裝維生設備,加熱冰巖星辰獲取淡水……
一系列以3k時代復雜,需要以年為單位計數的工作,依托數目龐大的維修平臺和采礦船,便能輕松展開。
這些站點是如此的脆弱,以至于寥寥數顆魚雷就能將其撕裂,這種完全沒有任何軍事保護意義的玩意兒,被建造完成。
“這些東西,會作為南下擒獲失控ai這條巨龍的艦隊的歇腳地。”
李斌手持指揮棒,在投影里戳著上百個閃光點:“隨著我們深入,這些站點會逐步向失落星區蔓延。”
“歇腳地沒有任何防御價值,就像野營的帳篷一樣,只要能在飛船關閉維修期間,給船員留下足夠休整的空間即可。”
-----------------
失落星區,編號a-380的星云小行星中,伏爾甘單手叉腰,另一只手里是緩緩自轉的隕石結構投影。
手指輕輕一敲,模型變得復雜起來,露出人造的內部結構。
那是本地ai模型根據提前編好的改造資料,快速產出的公式化改造方案。
“部長,老實說,這種改造實在是太粗糙了。”寰宇聯合工程師抱怨,“老實說,甚至比當年李氏第一造船廠還簡陋十倍!”
“這種東西造出來,真的是給我們寰宇聯合工程部丟臉!”
“事急從權,忍忍吧。”伏爾甘咂摸嘴,“這是一期工程,只封閉內部空間,預留空港位置,植入維生系統。”
“后續會陸續安裝起重機、龍門吊、艙室和探測器。”
工程師咋舌:“即便如此,也依舊糙到感覺設計圖能磨掉我一層皮。”
伏爾甘抿著嘴:“火鳳聯盟的最新情報,失控ai對游擊戰術已經熟稔到不輸人類的地步,寰宇聯合的艦群南下,必然不可能集體行動。”
“這樣會錯過戰機,燃料補給方面更是扛不住如此浪費。”
寰宇聯合艦群如今超過20多艘主力艦,即便不考慮補充粽子級反物質導彈的‘武器儲備’,以及預留軌道轟炸的常規儲備,那這支艦隊從新星之都一路飛行到伊甸星,都需要榨干6艘普羅米修斯級燃料艦的所有燃料儲備。
畢竟艦隊里,可是有很多應急的公牛級拖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