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插圖的老爺請在右上角三點處激活看圖功能,默認是關閉的,不看圖本書會少很多樂子)
“艦隊20分鐘后離港,所有正在空港外側作業的員工,立刻撤離作業區域。”
重復的機械音播報,伊甸空間站外側正在給空間站焊接裝甲的技工們聽到頭盔里的播報,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計,激活安全繩的鉸鏈,將自己拖走。
遠遠看去,這些辛勤的工人們,好似忙碌著為巢穴添磚加瓦的螞蟻,收到不可見的化學信息素后,立刻撤離。
旗艦燭龍號艦橋,在錢濤輔助下,李斌再度接入機魂。
“讓我們大干一場吧!”
賽利亞雀躍地叫喊,躍躍欲試。
觀星室內,領航員安娜帶領著數十名輔助領航員,匯總往來商人們提供的超空間數據,再結合提前進入超空間偵查的飛船們測繪的數據,微調航線。
教堂內,螃蟹仆們已經將這里占據,正在舉行宏大的飛船預熱儀軌,隨著賽利亞的活躍,旗艦有很多船員對這艘飛船和飛船上活躍的成百上千只螃蟹仆抱有某種類宗教的尊敬。
他們并不真正信仰機械教,但對這些未知且奇怪的東西,懷抱著某些說不清的敬重。
或許是上次燭龍號犀利切開敵艦,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刺激。
玄龜號(fsf熱泉級導彈巡洋艦)艦橋,伊莎眼睛亮著精光,像是在玩珍稀的玩具一樣,通過神經鏈接‘打量’著這條導彈艦:核心艦隊“李斌,fsf的導彈船性能真不錯啊,火力比一般的霸主軍用巡洋艦還猛。如果跟霸主的戰陣、抗線船結合起來,甚至能用導彈海追死速子的相位艦隊!”
“可惜沒法把fsf也拖下水,不然第三次ai戰爭就穩了。”她說到這里,語氣里滿滿是惋惜。
伊莎的艦船不再是獬豸號了,那艘來自鬣犬礦業的重巖級,在核心艦隊中已經位于末流,反而是繳獲的fsf熱泉級,能更好發揮伊莎那身霸主軍藝。
“可以讓至高霸主試試嘛。”李斌調笑道,“不過離開伊甸星后,咱們可不能聊這些啦,不然可能會被速子科技監聽到的。”
“知道啦!”
神經鏈接實在是太方便了,不需要額外啟動應答器,就能直接通過神經信號操控全船,即便是燭龍號這種自動化程度低的飛船,都能在神經鏈接的輔助下快速完成整備。
“船長,艦內軌道列車已經完成所有貨物轉運。”錢濤立在離李斌有十幾米的大副操作臺邊,按著麥克風匯報,“中央水庫正在蓄水,根據水質檢測部門測算,這批淡水需要進行二次凈化才能使用,飛船的水道清理得不干凈,據說遭到了伊甸星本土生物入侵。”
“通知生化小組取樣轉送地表生物研究中心。”李斌快速應對,同時借賽利亞的力量,驅動一支螃蟹仆前往地下水道勘察。
燭龍號作為一艘長3公里的大船,其內部空間之大,足以將一座大型城市彼此堆疊后容納進去,這就造成了內部艙道眾多,資源調度僅憑人力難以完全覆蓋。所以飛船內是存在一條分岔的軌道的,甚至還成立了一個鐵路部門,用于維護并驅動這條太空鐵路。
如果換做英仙座的飛船,那么這份工作會交給大量升降電梯、自動分揀機和叉車、龍門吊,通過半自動化模組完成。但源自戰錘世界的燭龍號,則采用的是鐵路模式。
這兩種模式的不同之處在于,英仙座飛船的船腹裝甲薄弱,但可以像飛機的導彈發射倉一樣張開,迅速吞沒海量貨物,實現一天之內裝卸完一艘阿特拉斯級的所有載貨量。而戰錘模式,則需要運用大量人力、機械分批次轉運貨物,從準備時間來看,無異是前者更優異。
但燭龍號相比之下,雖然貨物吞吐速度堪稱緩慢,但她的腹部無法打開,裝甲更厚實,更適合戰錘世界牛鬼蛇神橫行的極端環境。
或許你會問:既然如此,那英仙座的飛船豈不是瞄準船腹打,一打一個準嗎?答案其實也很簡單:一,我飛船的護盾不是擺設,二來……除了窮得發瘟的個人船長,誰家飛船不是成群結隊?你當我戰陣是假的嗎?
或許是因為禁止ai,在戰錘世界,即便是只有1.6公里長的劍級護衛艦,內部也有巨大的敞篷軌道列車晝夜呼嘯而過,甚至其排出的污染煙都會徑直拋灑到下層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