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快。”李青贊了句,接著又道:“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能辦到的,少則三年,多則五年,你不用急在這一時。”主要是,他還沒跟朱祁鎮打招呼。沈鑫問:“大人,草民愿意跟朝廷合作,朝廷是不是……?”“你是說生絲的事吧?”李青笑問。“嗯。”沈鑫點頭,“實不相瞞,草民在蘇杭也收購了不少生絲,但…并不能持久,還望大人能夠勻給草民一些,至少度過今年,不然年前作坊就要被迫停工了。”“這個怕是不行。”李青搖頭。沈鑫不解,“為什么?這么多生絲,織造局根本用不完啊?”因為生絲是實打實的,不是大餅……李青解釋,“實不瞞你,蘇杭的織造局也要重開,這些生絲還有大用。”沈鑫無奈,“那草民怎么辦?”“簡單,你想辦法將其他絲綢大戶的生絲買過來。”“他們絕不肯賣。”沈鑫搖頭。“那就織布,最起碼能留住紡織工人不是?”李青一計不成,又出一計。沈鑫苦笑:“明人不說暗話,草民實話實說,草民不在乎一時之利,哪怕是少賺,甚至賠點錢也無妨,但海外市場不能丟。”“這不叫事兒。”李青笑道,“這世上終究是窮人比富人多,織布一樣不愁賣,薄利多銷嘛。”“可…唉……!”沈鑫有些難以接受。李青這話在理,問題是,這樣做會失去高端客戶資源,但想到朝廷的扶持,他又不好爭這一時,反正明年生絲就能跟上了。沈鑫勉強接受,問:“大人,朝廷具體怎么扶持草民?”這我還沒想好……李青張嘴就來,“只是先征詢一下你的意見,具體計劃皇上還未透露,你放心,不會讓你久等。”頓了頓,給了個期限,“最遲明年初,朝廷就會頒發相應政策。”李青笑道:“在此之前,你也要做好準備,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只要你能吃下,蘇杭也一樣可以吃。”沈鑫一怔,旋即狂喜,“大人的意思是……朝廷只扶持我一人?”“看你表現,至少暫時是這樣。”李青道,“不過,你要不中用,那未嘗不會被人取締。”沈鑫連忙道:“大人放心,論有錢,在金陵誰也比不上草民,即便是蘇杭的首富,也未必及得上我。”雖說財不外露,但也得分情況。眼下正是拉投資,談合作的重要關頭,他當然要吹噓一下。李青笑呵呵地點頭:“本欽差可以保證,這次來江南,只發展你一個。”一下發展太多他怕摟不住,也擔心朱祁鎮不肯,畢竟這種事沒有先例,需要一步一步來。“你且記著,朝廷培養你只為兩點,一是稅收,二是拉動就業。”李青道,“要牢記,知道嗎?”“草民明白。”沈鑫鄭重點頭。他摸了摸口袋,今兒出門太急,身上沒帶銀票,不由有些尷尬。李青笑道,“不用想那些,本官不好財。”沈鑫瞥了眼李青,及冠的年紀,儒雅俊朗,心道:“不好財就是好色了……唉,早知道帶著九兒來了。”他有些后悔。李青不知他心中所想,起身笑道:“沒別的事,沈老板先回吧,本官還有公務要忙,至于今日之事,你且不要急,年前本官你給個準信兒。”頓了下,又給他打了一針強心劑,“到時候我會再來一趟,跟你談具體細節。”這欽差是個厚道人啊……沈鑫難掩欣喜,“那草民就恭候大人了,草民告退。”“嗯,去吧。”…沈鑫氣定神閑地走出織造局,與來時判若兩人,整個人春風得意。現在的他,已經不拘泥于生絲了,他的追求更高,他要做大,做強!心氣兒高了,看待事物的心態也變了。不就是沒弄到生絲嘛,多大點兒事兒……沈鑫翻身上馬,嘴角帶笑,連揮馬鞭都變得輕柔起來。~李青沒閑著,一直在教太監如何管理、經營織造局,他之前就曾做過這些,如今不過重來一遍罷了,自然駕輕就熟。好在這些太監也夠機靈,學東西極快,猶勝當初那些太監。這還是朱瞻基的功勞,是他教太監讀書的。朱瞻基設立內書堂,提高司禮監的權柄,不能說對,但也不能說錯。最起碼,太監能起到鞏固皇權的作用,至于他們作惡……官場之上,又有多少好人呢?渾濁才是常態。這天,李青回到府院,跟師父、李景隆、朱允炆辭行。李景隆一聽就不樂意了。“真是服了,大明離了你就不轉了咋滴?”李景隆罵罵咧咧,“才來多久啊,這又要走?”“師兄有皇命在身,這也是迫不得已。”朱允炆替李青解圍。李景隆撇嘴道,“還皇命?就他這一身本事,皇命根本束縛不了他,他就是閑不住,一閑下來就骨頭癢,俗稱:賤骨頭。”“……”李青道:“我在金陵待的夠久了,蘇杭的織造局還等著呢,馬上都十月了,時間不等人呀。”“那么多年都等了,差這點兒時間?”李景隆哼哼唧唧,卻也沒真硬留,“去吧去吧,老子死的時候,別忘了來看看。”“瞧你說的,我是那種人嘛。”李青笑嘻嘻道,“我這么急,就是想趕在年前把織造局的事處理了,然后請假在金陵過年。”李景隆一怔,狐疑道:“此當真?”“我什么時候騙過你?”“那快走吧,麻溜點兒。”李景隆迫不及待地推著李青往外走,“早些弄完,早些回來。”李青無語,撥開他的手,來到張邋遢跟前,“師父,我先走了。”“去吧。”張邋遢永遠是那么云淡風輕,只是說,“年前回來,咱們過一個團圓年。”“哎,好。“~李青留下七位司禮監太監,近百名錦衣衛,然后帶著其他人,以及大量生絲趕赴蘇州。一到地方,李青就立即動員錦衣衛招工,同時,讓小六子提前一步趕赴杭州,同步準備。蘇州的生絲由于金陵富紳前來搶購,已經被炒到了極高的價格,這都是李青的杰作。不過,他并不擔心,愛咋漲咋漲,反正他不缺生絲。有了在金陵的經驗,又有足夠的生絲,以及從朱允炆那兒借的備用金,僅半個月,織造局就開起來了。只是工人還很少,比不上金陵的規模,但總歸是正常運作了起來。李青留下一些太監,然后趕赴杭州。小六子貪財欺下,但能力還是有的,李青到時,織造局幾乎已經在運作了。李青只待了十日,見進入臘月,便準備回京。“李大人,咱家要不要在這兒看著?”小六子問,他現在不想走了,杭州氣候宜人,繁華程度更勝京師三分,且在這撈錢更容易。“公公這次立了這么大功勞,要是不回去…怕是不妥啊!”李青道,“萬一其他公公嫉妒,背地里向皇上說你壞話……”小六子心中一凜,忙道:“李大人提醒的是,咱家還是回去為好。”只是他有些不甘,“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真是個好地方啊!”李青笑笑,“待皇上的獎賞落實,本官向皇上諫,讓你重回金陵主持大局。”“啊?這……”小六子興奮地舔了舔嘴唇,欣喜又感激,“多謝李大人提攜。”他拍著胸脯道,“咱爺們兒沒別的,講的就是個義字,以后大人有事語一聲,咱家要是推辭,就是狗娘養的。”李青忍著笑點頭。小六子訕訕道,“李大人,咱就是說,能不能讓咱家在蘇杭任職啊?”金陵是直隸,大佬太多,他撈錢有顧忌。李青也深知這點,于是勸道:“公公,金陵發展前景更好,待做出一番事業,司禮監那幾把椅子……哦?”“哦?啊哈哈……是是,大人說的是。”小六子笑瞇瞇點頭,“嗯,是咱家眼皮子淺了。”李青笑笑,“走吧,回京復旨去。”…(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