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里慌張的成何體統?”朱棣眉頭微皺,“好歹是太子,瞧瞧你這樣子。”“父皇,真出事了。”小胖急得滿臉是汗,這一急,說話都不利索了。見此情況,李青心中一突,急問道:“難道有人反了?”他總覺得這次遷都不會這么順利,見小胖如此失態,頓時就想到了百官打破規則,要知道,昔日織造局被燒、通運河動亂,就是逼得急了。“閉上你的臭嘴。”朱棣惡狠狠瞪了李青一眼,看向好大兒,“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兒?”“真…反了。”小胖抹了把臉上汗,重重點頭。“啊?造反?!”朱棣一呆,旋即驚怒道,“誰人敢反?”不怪他如此失態,任何帝王對造反都忌諱莫深,更何況他爹就是造反得的天下,他也是靠著造反做的皇帝,如今聽說有人造反,如何不怒。“是誰?多少人?”朱棣殺機畢露。小胖喘了口氣,道:“頭領是山東蒲州人,一個叫林三的媳婦兒,妖婦唐賽兒。”“女的?”朱棣呆了呆,訥訥道:“女人造反?”李青也驚住了,這年月女人也能造反?唐賽兒…這名字咋聽著有些耳熟呢……李青頭皮發癢,卻一時間想不起來,在哪兒聽過。“具體什么情況?”李青問。經過這一會兒,小胖喘勻了氣兒,闡述經過,“寇首唐賽兒,次首劉信、劉俊、丁谷剛……在即墨、壽光幾地作亂,起初只有五百人,短短時日就拉起了三千人的隊伍……”小胖憂心道:“父皇,事態有愈演愈烈之勢,還請父皇早下決斷。”李青問道:“是誰遞上來的折子?”“山東沂州衛遞的折子。”小胖道。李青還欲再說,朱棣卻先發飆了。“問這個有什么用?”朱棣急了,“他娘的……其心可誅!”“父皇三思!”小胖連忙道,“都是百姓,時不宜大開殺戮,皇明祖訓:若有民變,首惡嚴辦,脅從不問。”百姓是國家的基礎,大規模的屠戮百姓,會失了民心,而百姓也最好安撫,只要給點好處,轉身又是良民。李青卻覺得事情沒那么簡單,首先寇首是個女人這一點,就非常可疑。這個時代,是男人的時代,女人再有本事,也無法拋頭露面,一個弱女子造反,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其次,民變都是百姓過活不下去,逼不得已才造反,但如今的大明生機勃勃,隨著攤丁入畝,永樂米的種植,先后施行,百姓的生活正在越來越好,怎么會造反呢?當初為了建都、通運河,加重徭役賦稅時,都沒人反,如今百姓賦稅大減,卻反而造反,這不合理。最后,發生的地點的山東,這一點就很耐人尋味了。山東是金陵到順天的必經之地,遷都在即,偏偏在這里起了民變,李青不得不多想些什么。這時代‘資本家"的能量,不是一般的大。朱棣見李青眉頭緊鎖,問:“李青,你怎么看?”“皇上,此事必有蹊蹺。”李青拱手道,“雖然通運河、建新都,征用了很多山東百姓,但朝廷管飯,且還出了工錢,很多百姓為此有了活計,生活更好才對,萬不會造反;即便真因為勞苦造反,也不會在順天府都要完工時造反,怕不是有心人在從中作祟,破壞遷都。”朱棣眼睛瞇了起來,眸光幽冷:“高熾,令錦衣衛去詳查此事,另,八百里加急,派青州衛指揮使前去招撫,盡快平息禍事。”“唐賽兒?”他冷笑道,“朕倒要看看這妖婦有何神通。”“兒臣遵旨。”聽到父皇沒有大開殺戮,小胖緩緩放下心來,匆匆行了一禮,急忙去辦。朱棣滿臉震怒,李青也憂心不已,他基本確定,這根本不是民變,而是有預謀的動亂,為的就是阻止遷都。顯然,在朱棣的層層剝削中,官紳們受不了了,遷都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朱棣一次又一次的打破規則、掀桌子,如今,反噬來了。歷朝都是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到大明卻變了樣,他們心里本就憋著火,再加上老朱、老四這對父子,他們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老朱狠,狠在嚴刑酷法,事實上,他對官紳總體來說,還算說得過去,并未壓榨他們。老四狠,狠在剝削官紳利益。雖然朱棣的殺的官,甚至還不如老朱的零頭,但官紳對他的恨,遠勝對老朱。“皇上,后續你打算如何處理?”李青問。“首惡極刑!”朱棣冷聲道,“指使的官紳夷族!”李青點頭,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總不能把百姓全都殺了吧?這次的事情讓李青對大局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江南世家大族就是想把皇帝套牢,徐圖后進。可以想象,若不遷都,過上幾代帝王,后世之君將會完全被架空,成為世家大族的傀儡。真若那樣,大明別說二百七十多年了,百年估計就被霍霍的差不多了。本來李青只覺得,遷都順天可以延展戰略縱深,現在看,遷都意義更大。大明作為大一統王朝,時不宜定都在江南一隅。……次日,早朝。群臣在朝會上集體發難,尤其是官,幾乎是指著朱棣的鼻子罵,諸如:勞民傷財、激起民怨,好大喜功,損耗國力……把朱棣罵的狗血淋頭,幾乎成了亡國之君,其中心思想:百姓造反,是你逼得。這次,朱棣沒抓典型,也沒打廷杖,而是老神在在的看著群臣,誰罵的兇,他就冷冷的看著誰,幽冷的眸光仿佛來自地獄。他動了真怒,就等著真相浮出水面,必須來個徹底清算。漸漸地,官也不罵了,官員們也不吵了。他們不怕挨廷杖,甚至為此喪命也不是很懼怕,至少能博個美名,但…皇上像看跳梁小丑的目光,實在讓他們心驚肉跳。這些人明白,這位爺是真怒了,這回弄不好得搭上家小。不是每個人都像方孝孺那樣奇葩,無論是博名,還是取利,大多數人都是為了兒孫,可不想兒孫為自己陪葬。“都不說話了?”朱棣戲謔道,“諸位愛卿不妨猜猜,待查出惡首后,朕會如何處理這些人?”頓了頓,“小林子,拿筆墨紙硯來,讓百官寫上處理極惡元兇的建議。”他掃視群臣,玩味笑道:“這一次是記名的哦,諸位愛卿的建議,朕都會看。”不怕皇上發怒,就怕皇上發笑。相處了這么多年,皇上是什么脾性,他們門兒清。這位爺發起飆來,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方孝孺的下場歷歷在目,他們如何能泰然處之。讓群臣寫如何嚴懲惡首,實乃一步妙手,朱棣這一波,可謂是殺人誅心。偌大的奉天殿,靜的可怕,落針可聞。不多時,站殿太監拿來筆墨紙硯,開始讓百官寫下懲治惡首的建議,朱棣冷眼旁觀。不管是心懷坦蕩,還是心中有鬼的群臣,所有人都是往狠了寫。三族起步,九族及格;更有甚者,刨墳掘墓、鞭尸祖宗十八代……層出不窮。……十日后,情報再次傳入京師,將妖婦唐賽兒起義的前后經過,唐賽兒的個人檔案,以及最新軍情戰報,全部送了過來。朱棣看到這些情報,徹底變了臉色。李青得知后,也不禁駭然,事態的發展遠遠超出他的預料,甚至到了失控的地步。任誰也想不到,這次民變能攪起這么大的風波。事情大條了……李青神色凝重。就連一向心大,啥事不往心里擱的小胖,胖臉也滿是嚴肅,再不復一絲溫和,整個人殺氣凜然。(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