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慰司衙門,前堂。
二人等了約莫兩刻鐘,李承才火急火燎地趕來,見果真是‘欽差’大人,李承滿臉不可思議。
這才幾天啊?
“李宣慰使,這位就是朝廷派來的大灣布政使,徐渭,徐文長。”李青介紹道,“徐渭,這位是大灣宣慰使李承。”
“李宣慰使,本官有禮了。”徐渭起身打了個招呼。
李承點點頭,還了一禮,目光中透著狐疑,連帶著看向李青的目光,也帶著股子懷疑。
這個欽差大人很不對勁!
太快了,快的不合常理……
李青知他所想,淡然道:“徐布政使,把圣旨取出來讓李宣慰使瞧瞧,也省得誤會。”
徐渭取下背著的木匣,雙手遞上。
李承又深深望了眼李青,雙手接過、打開、瀏覽……
好一會兒,
又工工整整的收起圣旨,合上木匣,陷入沉思……
這位年輕的不像話的欽差,是隨戚繼光一起來的,此人再能耐,也萬沒可能讓戚繼光為他作假,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嗯,是欽差沒錯了,既是欽差,也就更沒可能假傳圣旨了……李承匆匆分析完畢,不再糾結細節,正色道:
“既然是皇帝陛下的旨意,小王自然要遵命行事!”
“李宣慰使辛苦。”徐渭和氣的笑笑,道,“敢問李宣慰使,布政使司建在何處,可否……啊,今日有些晚了,明日可否帶本官去瞧瞧?”
“呃……這個……”李承尷尬道,“小王也是才得知朝廷欲在大灣增設布政司,至于布政司的選址,還未定下呢。”
頓了頓,“這點,欽差大人也知道。”
徐渭當場呆若木雞。
本以為衙門沒建好已經是最壞的結果了,卻不想……這哪是八字還沒一撇啊,這分明就是筆墨紙硯都沒準備。
李青清了清嗓子,道:“工匠總找了吧?”
“還沒……啊,正在募集,小王正在募集。”
徐渭:“……”
“欽差大人……?”徐渭看向李青,想要他個準話。
李青壓根兒就不看他,自顧自地點點頭道:“還請李宣慰使快些才是,至于選址,就在宣慰使衙門周圍十里之內吧。”
李承稱是,隨即道:“這天兒馬上就黑了,兩位不若去小王府邸住下吧,兩位放心,這是朝廷的指令,是皇帝陛下的圣意,小王絕不會敷衍懈怠!”
“嗯,那就叨擾了。”
李青起身道,“徐布政使,咱們走吧?”
不是,你是一點也不打算解釋一下,連個說法都不給是嗎?徐渭震驚于李青的厚臉皮。
……
一夜無話。
次日清早,李青叫醒徐渭,與李承打聽了下戚繼光練兵的地方,再次出發。
這一次,李青不再風馳電掣,二人乘坐李承準備的車馬,慢慢悠悠地趕赴出戚繼光所部……
路上,徐渭還是沒等來永青侯的說法,只好主動問道:
“侯爺,這事兒……您不打算說點什么嗎?”
李青詫異道:“我說什么?”
“……”
“噢,懂了懂了。”李青笑呵呵道,“好好干,干出了成績,我會幫你上奏皇帝,加官進爵不是夢!”
“……”
“好了,你還委屈上了?”李青沒好氣道,“你現在是布政使了,要學會自力更生,不要什么都依賴我,我給你爭取的還不夠多嗎?”
徐渭苦悶道:“下官冒昧,除了布政使這個官職,侯爺您還爭取了什么?”
“這還不夠?”
“不是不夠,是……”徐渭生無可戀道,“侯爺啊,就現在這個情況,您讓下官如何開展呢?”
“不要妄自菲薄!”李青一本正經道,“大明人才何其多,我為何偏偏選中你?正是看中了你吃苦耐勞的精神,你要珍惜這次機會,也要對得起我的器重。”
徐渭苦笑道:“問題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沒米你不會買嗎,沒錢你不會掙嗎,一切的問題皆來自惰性,真正的強者從不抱怨環境,你還不到知天命的年紀,正是人生最好的階段,此時不奮斗,更待何時?”
巴拉巴拉……
全是情緒,沒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