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得換一個角度,由陛下提出‘清丈田畝,均平賦役’,或者‘以田載丁,務求實均’,目的是為了更公平地征收賦稅,減輕貧苦百姓的負擔,這完全符合陛下‘仁政’的理念,誰也不能挑出一個不是來。”
“您說,如此一來,世家豪紳還敢明目張膽地阻止嗎?”
李世民笑了。
果然啊,還是陳衍熟悉的風格。
世家豪紳不是喜歡名嗎?
那就用名、用大義來壓死他們。
長孫皇后感嘆道:“不可能的,除非他們想被天下百姓罵死,激起民憤,否則只能咽下這口氣,稱贊陛下英明。”
“具體該怎么做呢?”李世民愈發興奮了。
“具體啊”陳衍瞅了瞅李世民,“陛下應該有經驗才是,您上次用功德碑的大義壓迫百官捏著鼻子捐錢,不是干得很好嗎?”
“您可以召集諸多大臣,或者在朝堂之上與眾臣討論,而討論的核心便是‘前朝租庸調制,人丁凋敝則賦稅難征,富者田連阡陌而役輕,貧者無立錐之地而役重’,您就說此非長治久安之道,問群臣有沒有辦法解決。”
“這個時候不要多說,不管大臣們提出什么政策都不必理會,將問題拋出來,待商議無果,就說改天再議。”
“之后,派出信得過的人,私下收集人丁逃亡、土地兼并、賦役不均的具體案例,再將案例擺出來給群臣看,營造出一種目前制度確實有弊端,需要調整改變的輿論氛圍。”
“接下來陛下我還要說嗎?”
“不用!”李世民大手一揮,已經明白該怎么做了。
陳衍此舉,算得上手把手教他了,如果他還不懂,那就該一頭撞死,讓李承乾繼位得了。
“嗯,既然該怎么正確合理地提出清算田地說完,我們接著說該怎么具體去清算。”陳衍道:
“其中,清算田地主要是找出當地被世家豪紳藏起來的田地,然后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根據土質肥瘠,將田地分為上、中、下三等。”
“同時,為第二步試行新稅法做基礎。”
“新稅法?”李世民喃喃自語,抬頭道:“什么新稅法?”
“在清丈的基礎上,在試點地區實行“田畝稅加戶調。”陳衍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來:
“田畝稅指的是,所有田畝,無論主客戶,均按等級繳納定額的谷物。”
“戶調指的是,大幅度降低現行‘庸’、‘調’的額度,甚至暫時將其與人口脫鉤,按一戶人家的具體資產,田地的等級進行征收絲絹布帛和勞役。”
“本宮明白了。”長孫皇后驚嘆:“如此,百姓的壓力減少了很大一部分,雖然沒有完全做到攤丁入畝的雛形,卻降低了‘人丁’,在賦稅中的比重。”
“尤其是無地少地的百姓,負擔會立即減輕。”
“為以后推行攤丁入畝的雛形打下基礎,而新稅法,實際上只是一個過渡的稅法。”
李世民沒開口,不知道在想什么。
陳衍提醒道:“倘若陛下擔憂激起動蕩,可以先將此辦法在長安周邊幾個縣城進行試點,當地的百姓必然得利,朝廷也將得利。”
“等將結果拿出來,大義,也就在陛下這邊了。”
李世民眼里精光一閃,“朕明白了。”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