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陳紅的狀態好了一些。護士長來查房時告訴我們,可以去看看孩子了。
\"真的嗎?\"陳紅激動得想要坐起來。
\"別動別動。\"護士長按住她,\"產婦不能下床,家屬可以去看,拍些照片回來。\"
我推著輪椅,帶著陳紅來到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外。隔著玻璃窗,我們終于清楚地看到了女兒。
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保溫箱里的小家伙似乎感受到了溫暖,小手微微動了動。她真的太小了,整個人還沒有我的手掌大,皮膚薄得能看見血管。
\"我們的女兒...“陳紅趴在玻璃上,眼淚止不住地流。
透過保溫箱的玻璃,我看著那個小小的生命。她那么小,那么脆弱,卻是我的全世界。從這一刻起,我不再是那個自卑的農村小子,我是一個父親。
\"護士,能讓我們進去看看嗎?”我懇求道。
值班護士看了看我們,點點頭:\"可以,但要穿隔離服,而且不能碰觸孩子。\"
穿上藍色的隔離服,戴上口罩和帽子,我們小心翼翼地走進監護室。越走近,心跳越快。
站在保溫箱前,我終于看清了女兒的模樣。她的眼睛緊閉著,小鼻子一動一動的,似乎在努力呼吸。最讓人心疼的是,她的小手上插著針管,身上貼滿了監測儀器。
\"寶貝...\"我的聲音哽咽了,“爸爸來看你了。\"
仿佛聽到了我的聲音,小家伙的眼皮動了動,但沒有睜開。
\"她能聽到嗎?”陳紅問護士。
\"當然能。\"護士微笑著說,“早產兒的聽力發育得很早。你們可以多跟她說話,有助于她的恢復。\"
陳紅立刻湊近保溫箱:”寶寶,我是媽媽。媽媽愛你,你要堅強,要快快好起來...\"
說著說著,她又哭了。
這時,媽媽也進來了。她看著保溫箱里的小生命,表情很復雜。
\"這么小的孩子...\"媽媽喃喃自語。
\"媽,您看,她的小手多可愛。\"我試圖緩和氣氛。
媽媽走近一些,端詳著:\"別說,小鼻子小嘴的,還挺秀氣。\"
\"像紅姐。\"我說。
\"嗯,眼睛像你。“媽媽突然說,”你小時候也是這樣,眼睛總是瞇成一條縫。\"
聽媽媽這么說,我心里暖暖的。看來她已經開始接受這個孫女了。
\"對了,孩子的名字想好了嗎?“護士問,”要登記出生證明了。\"
我和陳紅對視一眼。昨晚我說叫林念念,但那只是隨口一說。
\"要不叫林悅?\"陳紅提議,\"希望她一生都快快樂樂的。\"
\"林悅...\"我品味著這個名字,\"不錯,簡單好記。\"
\"我覺得還是念念好聽。\"小蘭插話道,她剛好也進來了,\"念念不忘,多有詩意。\"
\"都不好。“媽媽突然開口,”叫林盼盼吧。\"
\"盼盼?“我們都看向她。
媽媽有些不好意思:”這孩子來得不容易,是我們盼來的。而且...而且我盼了這么久的孫子,雖然是孫女,但也是盼來的。\"
聽媽媽這么說,我鼻子一酸。原來她心里還是有些介意的,但她在努力接受。
\"要不就叫林悅盼?\"陳紅提議,\"悅是歡喜,盼是期待。\"
\"這個好!\"小蘭第一個贊同,\"又好聽又有意義。\"
我看向媽媽,她點了點頭:\"就叫林悅盼吧。\"
就這樣,我們的女兒有了正式的名字——林悅盼。
\"悅盼,爸爸媽媽奶奶都在這里。\"我對著保溫箱說,\"你要快快長大,健健康康的。\"
這時,主治醫生走了進來:\"家屬在啊,正好有些事要交代。\"
我們趕緊圍過去。
\"孩子的情況基本穩定,但是...\"醫生的表情嚴肅起來,\"早產兒可能會有一些后遺癥,比如視力問題、聽力問題,或者發育遲緩。\"
陳紅的臉色瞬間白了:\"醫生,您是說我們的孩子可能...\"
\"我是說可能。\"醫生強調,“不是一定會有。很多早產兒經過精心護理,都能健康成長。但你們要有心理準備,并且要定期復查。\"
\"要怎么護理?”我急忙問。
醫生詳細講解了注意事項,從喂養到日常護理,事無巨細。我拿出手機認真記錄,生怕漏掉任何細節。
從監護室出來,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沉重。
\"會沒事的。\"媽媽安慰道,\"咱們悅盼是個堅強的孩子。\"
回到病房,小軍已經等在那里了。看到我們回來,他怯生生地問:\"哥哥,小妹妹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