譗海城國際會展中心,三號報告廳。
閃光燈密集地在陳飛臉上炸開。
臺下,黑壓壓一片,坐滿了人。
海城所有主流媒體的記者,扛著長槍短炮,占據了前三排的黃金位置。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神醫的健康講座。
這本身就是個巨大的新聞。
后臺,楚燕萍站在監視器前,比臺上的陳飛還要緊張。
“楚總,都安排好了。安保也加了三倍。”助理小王低聲匯報。
楚燕萍沒說話,只是盯著屏幕里的陳飛。
陳飛倒是很平靜。
他穿著一身簡單的白襯衫,沒有領帶,袖口隨意地挽到手肘。
他試了試麥克風。
“大家好,我是陳飛。”
臺下的記者們交換了一個果然如此的表情。太年輕,太隨意,根本撐不起這么大的場面。
“今天的主題,叫‘治未病’。”
陳飛的聲音通過音響,清晰地傳到會場的每一個角落。
“什么叫治未病?就是在疾病還沒有形成之前,就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
“我們的身體,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它會在出問題之前,發出各種各樣的信號。只是我們,大多數時候都忽略了。”
他通俗易懂的講述著。
“比如,很多人早上起來,口干,口苦,覺得是沒睡好。其實,這是肝膽有火的信號。”
“很多人,一到下午就雙腿發沉,總想睡覺,以為是春困秋乏。其實,是你體內濕氣太重了。”
“還有些女性,每個月那幾天,手腳冰涼,小腹墜痛,靠紅糖水硬扛。其實,那是宮寒的身體在向你求救。”
他說的,全都是最日常,最被人忽視的小問題。
臺下,開始有人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小腹,或者活動了一下發沉的腿。
那些原本準備找茬的記者,聽得入了神。
陳飛的語速不快。
“中醫的智慧,不是讓你得了絕癥之后,去尋找什么靈丹妙藥。而是讓你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最簡單的飲食,作息,去維護身體的平衡。”
“失眠,不是只有安眠藥一個選擇。便秘,也不是只有開塞露一種方法。”
“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比你們想象的,要寶貴得多。”
一個小時的講座,沒人離場。
到了提問環節。
一只手,高高舉起。
是《海城健康報》的首席記者,劉闖。一個以提問尖銳聞名的刺頭。
工作人員將話筒遞了過去。
劉闖站起身,推了推眼鏡。
“陳醫生,您好。您剛剛講的這些,聽起來很有道理,但似乎……都只是些養生常識。跟我們平時在網上看到的文章,區別不大。”
他的問題,帶著明顯的挑釁。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您今天在這里隔空講課,是不是有點紙上談兵?畢竟,我們沒法判斷,您說的到底準不準。”
話音一落,所有鏡頭瞬間對準了陳飛。
這是今天最關鍵的一環。
楚燕萍在后臺,心提到了嗓子眼。
陳飛看著那個記者,沒有立刻回答。
會場里安靜得可怕。
幾秒后,陳飛開口。
“這位記者朋友,你最近三個月,是不是一到下午三點左右,就覺得后頸僵硬,頭部脹痛?”
劉闖的表情僵住了。
“而且晚上入睡困難,多夢易醒,總覺得胸口堵著一口氣,上不來也下不去。”
陳飛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