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我的時候,個個都來逼迫我,現在有一大堆爛攤子了,又說要請我出山,簡直豈有此理。”
小紅山別墅內,傳來一陣奉化口音的牢騷聲音。
南京先生穿著藏青色棉袍,坐在一張西式長桌主位上,面色陰沉不定,難以捉摸。
雖說他已在去年十二月因國內輿論壓力下野,但孫科撐不起南京的偌大局面,軍政要員仍習慣性地聚到他這里,聽他拿主意。
只見南京先生面前擺放著一份軍報,上面密密麻麻寫著上海日軍的動向,1月18日日僧被毆、20日三友實業社被焚、23日日軍陸戰隊增兵抵滬,條條都是十萬火急,請求趕緊拿主意。
“諸位,上海的情況已經很清楚了。”南京先生抬眼看去,在座的都是他的嫡系心腹,何應欽,宋子文,孔祥熙,戴季陶,張群等人。
南京先生的聲音壓得很低,語氣沉重的說道“日本人在東北沒有得手,又把爪子伸向了上海。現在他們軍艦停在黃浦江,陸戰隊在街上耀武揚威,明擺著是看我們好欺負!在張漢卿那里找不到便宜,就跑到我這里來找便宜!豈有此理!”
軍政部長何應欽推了推眼鏡,先開了口“先生,上海不比東北,是國際通商口岸,英美法列強都有租界。如果咱們貿然出兵,會不會讓日本人找到借口擴大戰事?不如先讓外交部跟日本交涉,再請英美出面調停,孫院長那邊昨天還發了電,讓十九路軍‘忍辱求全’,咱們要是反著來,怕會落人口實。”
“娘希匹。”南京先生怒道“日本人已經退出了國聯,擺明了不想受英美各國的轄制,又怎么會在意調停?”
戴季陶也說道“何部長,你看看這軍報,日軍已經在閘北架起了機槍,十九路軍才三個師,棉衣都湊不齊,拿什么跟人家拼?再等調停,上海就丟了!”
南京先生沒說話,事實上,他在思考著,權衡得失利弊。他想著東北軍的武器裝備不比中央軍強多少,日本人三十萬大軍出動,還在東北蹉跎,不見尺寸之功。而東北軍不過五十萬人,現在中央軍足有六七十萬人,同樣擁有德械精銳師,未必會比東北軍差。況且現在日本深陷東北的戰爭泥潭,國內經濟凋敝,根本沒有足夠的經濟再來上海打一場大戰,如果自已可以主導這一次的上海紛爭,將日本人逼退,甚至可以收回日租界的話,那么自已不光可以摘掉不抗日的綏靖名頭,還會得到全國民眾的一致擁護。
打還是不打?南京先生心中快速的計算著,做好軍事準備是準沒錯的,如果日本人鋌而走險,那么自已就要將其擊退,獲取滔天的名望,壓制汪兆銘,胡漢民等人。如果日本人不打,自已也沒什么可虧損的,
“戴院長說得有道理,”陳果夫見南京先生沉吟,輕聲補充道“上海是經濟命脈,丟不得。而且十九路軍是粵軍部隊,若是咱們不支援,他們孤軍奮戰要是敗了,粵軍那邊怕是要借機發難,說咱們‘見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