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的一周之后,少帥作為總司令宣布了軍隊的改組計劃,全部東北軍陸軍,被重新分組成為了十七個陸戰軍,一個裝甲軍,一個護衛軍,以及一個騎兵師。
很多將領都在這次重組中得到了升遷,成為了一軍之長,也很不少人對于這次的改組方案感覺到了不滿意,但是無奈,裹挾大勝之勢下的少帥和楊宇霆,已經可以做到壓制眾人的意見,獨斷專行的地步了。況且各大軍區司令都有獲利,如宋哲元,萬福麟,于學忠等人的基本盤也都沒動,只是一些旅長感覺自已也有機會競爭一下軍長,跑到少帥那里去抱怨幾句,無一例外的被罵了出來。
官位之后便是軍銜也是重頭戲,自從昔日老帥在入主中原和組建安國軍政府的時候,曾經大規模的晉升過一批上將,自從少帥掌權后便很少有大規模的變動了,只有少帥自已和楊宇霆兩個人升任了四星上將。
老帥在的時候,二十位東北軍上將中,老帥的把兄弟,孫烈臣最早故去,吳俊升被炸死,湯玉麟,張景惠退出軍界,張作相病重。奉系五虎,張宗昌,韓麟春,姜登選,李景林,郭松齡也全部去世。
鄒作華還算活躍在軍界,雖然不在一線帶兵,但是也出任了一方屯墾軍團的負責人,圾金純,闞朝璽,高維岳三人都已經成為了參議,不再帶兵,可以說是也退出了軍界。
目前為止的二十位上將,還活躍在臺前的,只有少帥,楊宇霆,萬福麟,于學忠,何柱國等五人,以及后來投奔東北軍的宋哲元部隊,宋哲元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少帥也深感該是一次大封功臣的時候了,于是軍事廳策劃許久,推出了一份1932年的東北軍軍銜晉升名單,名單出爐后,少帥和楊宇霆又商討了一天,才最終決定下來,公諸于眾,并且擇日舉行盛大的授銜授勛儀式,不光是將軍的晉升,還有許多在這次戰爭當中涌現出來的戰斗英雄和戰斗團隊都要進行表彰。
最為重頭戲的就是上將名單,除了本已經是上將軍銜的萬福麟,于學忠,何柱國,宋哲元外,還有六人晉升上將,分別吉林軍區司令第七軍軍長薛岳,第五軍軍長馬占山,第四軍軍長張廷樞,第一軍軍長王以哲,第二軍軍長丁喜春,軍事廳廳長榮真,軍令廳廳長王樹常共十一位上將。
空軍上將一位,馮庸。海軍上將兩位,沈鴻烈,凌霄。
中將名單則是長長一排,足有三十幾位,少將六七十位。
同時也宣布了榮真上將晉升為了東北軍參議院總參議,軍事廳長總參謀長一職由新任的中將葉劍雄擔當。
除此之外,還授予23人一等戰斗英雄勛章,其中就包括了918事變中斬將奪旗的李太原,殲滅第六師團時奪下45聯隊隊旗的李金生,海軍中發射魚雷擊沉伊勢號戰列艦的王宏宇,空軍的高志航,劉粹剛和李桂丹等人。
二等戰斗英雄勛章117人,三等戰斗英雄勛章326人。
授予第五軍馬占山部一團為鳳凰山團,授予死守塔山的第十軍林虎部一團為塔山英雄團,二團為白臺山英雄團,三團為守備英雄團,授予第四軍張廷樞部一團為繡龍山團等等。
一共授予了十七個團級單位,二十五個連級單位為英雄稱號。
在盛大的授勛授銜儀式結束之后,楊宇霆也顧不得幾家歡喜幾家憂愁,又投入到了新的工作當中去,有一位重量級的客人,帶領著十幾人的團隊下了飛機。
而這位客人是楊宇霆一定要親自去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