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知行笑道:“顧辭遠不愧是京師才子,此篇文章見解獨到,鞭辟入里,狀元應該就是他了。”
謝安瀾點頭“顧辭遠已經是小三元,又是解元,會元,如果再中狀元。
那可就是六元及第,這可是有史以來從沒有的事,想必圣上也很樂意見到。”
吏部,兵部,工部尚書紛紛點頭。
真要如此,相當于是他們親手造就了六元及第。
可以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他們這些官員也都是科舉考出來的,每一次的考試要獲得第一名已經很不容易。
更別說連續六次第一。
這足以載入史冊,是大景朝的一大盛事。
除了顧辭遠的文章外,魏濟川,蘇墨白以及另外三名會試魁首,包括周宏,王清揚的試卷也都選了出來。
這些人的試卷,基本上都是獲得了六個圓圈以上。
表明半數的讀卷官覺得他們文章不錯。
“明日就將這十人的試卷呈給圣上,由圣上定奪今科狀元花落誰家。”
溫知行開口。
清流一派臉色鐵青,中立官員沉默不語,唯有溫黨一派紛紛附和。
“顧閣老,李鈺的文章……”沈知淵忍不住開口。
李鈺的文章明明是最好的,結果卻不在十名之內。
這些中立官員真是可恨。
顧佐衡沒有回應,主要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按照規則,李鈺的試卷確實進入不了前十,但這是被溫黨打壓了。
他這個首輔確沒有辦法。
此刻他只能生窩囊氣。
就在此時,司禮監掌印太監魏謹之走了進來。
對著眾人開口道:“諸位大人讀卷辛苦了,咱家奉皇上之命,來問問前十文章可有挑選出來。”
溫知行道:“已經挑選出來,明日就送呈圣上御覽。”
魏謹之點了點頭,又隨意問了一句“可有李鈺的文章在內?”
顧佐衡搖頭:“沒有。”
魏公公咦了一聲“李鈺是會元郎,所寫文章居然不進前十?”
溫知行開口道:“李鈺此子的文章,我等亦仔細看過。
文筆固然有可觀之處,然其論述,過于側重術而略于道。
所提考核之法,看似新奇,實則略顯急功近利,恐非老成謀國之見。
更兼些許觀點,或有偏激之嫌。
經過諸位同僚公議,其卷確實未能躋身最優之列,故而未入前十。”
魏謹之靜靜地聽著,臉上笑容不變。
待溫知行說完,他才慢條斯理地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原來如此,不過,皇上有口諭。”
所有讀卷官立刻躬身肅立。
魏謹之繼續道:“皇上說了,李鈺這個名字,他記得。
此番殿試,無論其文章優劣,皇上都想親眼看一看。
著令諸位讀卷官,明日一早,將李鈺的試卷,連同你們選出的這十篇文章,一并呈送御前。
皇上要一并御覽。”
聽到此話,顧佐衡只覺得一股熱血涌上心頭,剛才的擔憂沒了。
皇帝此舉,擺明了是要親自干預,是要給李鈺一個機會。
溫知行臉色有些難看,皇帝點名要看,那他閱卷打壓就是個笑話。
只能開口“臣等遵旨。”
魏謹之笑道:“那咱家就不打擾諸位大人了,明日靜候佳卷。”
說罷,轉身離去。
顧佐衡將李鈺的卷子找了出來,放入十份試卷中,放入了專用的奏匣內。
沈知淵等清流官員,臉上笑容止都止不住。
皇上親自點名,看你溫知行還能有什么辦法。
雖然皇上有可能因為讓顧辭遠六元及第打破歷史。
但至少李鈺還是有機會的。
就算不是狀元,那也是榜眼,比成為三甲進士好。
就看明天皇帝是讓顧辭遠六元及第,還是讓李鈺連中三元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