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叫好聲此起彼伏,陳子明享受著眾星捧月般的贊譽,挑釁地看向李鈺,下巴抬得更高了。
李鈺一直覺得讀書人的臉面是比較薄的,現在才知道膚淺了,就這些吹捧聲哪里還有讀書人的風骨。
當然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陳家在望川縣的勢力確實大,讓這些讀書人不得不巴結。
不過有一說一,陳子明這首詠柳也確實還不錯。
林澈有些擔憂地看著李鈺,即便他很討厭陳子明,但也不得不承認,這首詩不錯,換成他來寫,可能還沒有這個水平。
柳夫子也緊張了。
陳子明此詩雖顯刻意雕琢,立意也流于俗套,但遣詞造句對一個十歲孩童來說,也算工整流暢,阿鈺能行嗎?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鈺身上,等著看他出丑。
李鈺目光投向河岸另一側一株枝條更為遒勁、新芽初綻的老柳。
那柳樹姿態蒼勁,新綠與舊枝交織,在春風中輕輕搖曳。
就在陳子俊嘴角的譏誚幾乎要溢出來時,李鈺開口了。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前兩句一出,眾人便怔住了。
以“碧玉”喻新柳之色澤,以“妝成”擬其姿態,“一樹高”顯其風姿綽約,“萬條垂下”狀其繁茂柔美。
短短十四個字,一幅鮮活動人的新柳圖景便躍然眼前!
畫面感、色彩感、動態感,遠非陳子明詩詞前兩句可比!
更讓人叫絕的是后面兩句,簡直是奇思妙想!
一個“裁”字,一個“剪刀”的比喻,將無形的春風具象化為巧奪天工的匠人,充滿了孩童般天真爛漫的奇趣和新穎獨特的想象!
整首詩語清新流暢,比喻生動貼切,意境優美深遠,將對柳樹的贊美和對自然造化的驚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高下之分,何止云泥!
現場死寂一片,方才叫得最大聲的那幾個文人,只感覺臉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重重扇了一巴掌。
柳夫子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
他死死盯著李鈺,仿佛第一次真正認識這個弟子!
這哪里是不會作詩?這分明是驚才絕艷!
他只想說好家伙,李鈺有如此詩才,居然一點沒有表露出來,相處這么長時間,他是怎么忍住不做詩的。
詩才這么好,卻選了最難啃的《春秋》作為本經,柳夫子已經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自己這個學生,真是藏得太深了。
會寫精彩話本,會做好的文章,現在還能寫出如此好詩,還有什么是他不會的。
更關鍵的是他才8歲啊!
柳夫子薅了薅頭發,感覺壓力山大,第一次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我能教好這樣的學生嗎?
林澈更是驚得嘴巴能塞進一個雞蛋,眼睛瞪得溜圓,像是第一次認識李鈺一樣。
你居然會寫詩!還是這么好的詩!那我之前在你面前炫耀的那些詩算什么?
鈺哥兒你瞞得我好苦啊!
原來小丑竟是我自己!你不寫詩,是害怕打擊我是吧。
我真是謝謝你了。
這一刻,林澈徹底服氣了,自己唯一比李鈺強的,大概也就是習武了。
林溪眼中也異彩連連,都以為李鈺不會寫詩,結果這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
李鈺,你到底還有多少秘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