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咳一聲,韓氏輕聲回答,“還行。”
說完,又覺得這話說得實在有點違心,又補了一句,“還不錯。”
“就是我這半籃子的薺菜和四兩的肉,只做了這一碗包面出來……”
也是有些過于浪費了吧。
“包面還多呢。”趙溪月抬手指了指。
韓氏順著她指的方向去瞧,果然能瞧見廚房的案板上頭還有許多包面,各個看起來圓滾滾,個頭頗大,十分喜人。
包面碼了三四排,估摸著還能煮上差不多四碗出來。
別說,趙溪月做的這包面,十分出貨呢。
而這樣的包面若是拿到外面賣,必定也會讓人覺得滋味美妙,實惠量大的。
趙娘子若是做起來這小食攤的生意的話,賺錢大約是不成問題,往后應該也是有足夠的銀錢來付房錢。
且既然她能將這尋常無比的薺菜包面做的這般好吃,那她做的其他飯食……
接下來的半個月,她和小孫女,大約每日也都能跟著大飽口福?
總的算起來的話,也算是沾了便宜?
韓氏的眼睛亮了又亮,想起方才因為看趙溪月做包面時生出的后悔,忍不住感慨。
看起來,往后許多事情還是不能輕易下了結論啊。
看著韓氏的神色變化,趙溪月趁機開口,“大娘,那這房錢……”
趙溪月刻意沒說完,等著韓氏發話。
而韓氏,此時對趙溪月提出的房錢支付方式再無任何遲疑,“房錢便按趙娘子所說的來付吧。”
“謝謝韓大娘。”趙溪月笑著答話。
付上前十天五十文的房錢,由相關人見證,在租房文書上摁了手印,趙溪月算是順利租下了韓氏家中的北房。
走進房屋,放下包袱,關上門窗。
趙溪月坐在床邊,拿起床上厚厚的棉被蓋在膝上。
寒風止于屋外,又有了棉被的加持,溫暖很快遍布了整個身體。
這種溫暖感也讓趙溪月覺得安心了許多,也有了心思去盤算往后。
租下韓大娘家的房屋,她這也算是暫且在汴京城中落下了腳。
接下來,她需要去張羅小食攤,去討生活。
待能夠在這汴京城順利生活下去之后……
趙溪月伸手撫了撫脖頸。
相交的高衣領被她的手指撥弄開,露出脖頸上的紅痕。
說是紅痕,其實是一道道交疊起來的勒痕。
屋中并無銅鏡,她看不到勒痕此時的狀況,卻能感受得到勒痕仍有的腫脹和些許疼痛,能想象得到勒痕的觸目驚心。
這是原主死亡的直接緣由。
而她,現代社會美食博主趙溪月,在尋找各地美食的自駕游途中,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泥石流。
再睜開眼,成為了被拋尸荒野后重新睜開眼睛的年輕小娘子,趙溪月。
淮南西路舒州望江縣人,尋常百姓,父死母亡,孤身一人,前往汴京城的目的,是投奔她還在幼時,便遠嫁他鄉,又舉家遷徙到汴京城的姑母。
而就在她距離汴京城還有百余里地,加緊行程,星夜趕路之時,被人突然用繩索勒住了后脖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