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朱棣下達的旨意,眾臣一時間就沒了語,或者說沒人敢繼續語,包括幾個內閣大臣都是如此。
但不語,不代表眾臣意識不到現在發生了何事,能當大明朝的文官,那可都是聰明絕頂之人。
就算體會不到圣意,難道還不能琢磨琢磨圣旨的內容?首先皇上叫他們上船回應天府,這是什么意思?
再者上船之后的所見所聞,不論是什么想法,都不能私下交流,這又是要干什么?
還有,禁的同時禁足,又說等到朝會之時宣旨,這一切代表了什么內容?是皇上的什么意圖?
可以說,只要聰明一點的人都能琢磨清楚,皇上這是準備有大動作了!大到能翻天的動作。
首先讓他們乘船,是為了讓他們對當前的情況有個認識;其次,有認識的同時不能交流,就代表皇帝不想要這一切引起什么沒必要的誤會。
最后便是禁足這一點,這意味皇上要下的旨意,很可能會掀起渲染大波,激起群臣的反對。
歸根就底,朱棣就一個意思,朕有事情要通知,在通知之前,都別想在這里瞎猜猜!
由是,眾臣雖然閉上了嘴,可眼神交流卻勤了起來,金幼孜看了一眼楊榮,似乎意識到了楊榮剛才那句話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瓊州之狀超乎想象,直接讓朱棣升起了改革之心,換而之,瓊州現在恐怕再也不是以前的樣子了!
而朱棣對朱高燨的態度,意味著這一對父子達成了某種協議,朱高燨出力助大明改革,朱棣無條件放開限制。
從國事來說,這是取禍之道!因為太子還是朱高熾,如果任由朱高燨施為,那便是天有二主,國有二君,顯然要出亂子。
從家事上來說,你兩父子聯合在了一起,是不是把群臣當外人打整?以后還需不需要他們提議?
思慮之間,金幼孜便看向了侯顯道:“侯公公,敢問陛下何在?微臣有事要求見陛下!”
他這么一說,眾人也反應了過來,既然皇帝不準私下商議,那是不是可以直接去問問皇帝的意見?
當下,胡廣、楊士奇等人都起了心思,急忙對侯顯行禮道:“我等皆有要事,還望侯公公通傳!”
可眾人一問,侯顯卻搖頭道:“諸位大人就別想了,今日陛下不愿會見任何人,諸位在外等待就是!”
說著,他又看到了遠處的朱高熾父子,忙上前道:“太子殿下,皇太孫,陛下宣召,請隨奴婢入內相見!”
朱高熾此時對瓊州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聞之便點了點頭,讓朱瞻基攙扶著自己進入。
隨著朱高熾進入船艙,楊士奇等人也就不在多了,因為他們知道,如果真有什么他們無法接受的事情,朱高熾一定會第一個反對。
畢竟,這個太子不同于永樂大帝,這一位太子是一個真正仁君,一個以國事為重的仁君。
在眾人視線之中,朱高熾一路進入船艙之內,行了許久,終于來到了一個房間外。
推門進入,便見這里空間不小,一個圓桌四周擺滿了座椅,毫無疑問,是個開會的地方。
朱高熾一入房間,就要再給朱棣下跪,因他身子肥胖,下跪都有些不利索,朱棣見之,皺眉道:“不用多禮了!坐下吧!”
朱棣此時正坐在主位,右手邊是朱高煦,左手位置空置,再下手位置便是朱高燨。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以左為尊,左手位置空置,顯然就是給朱高熾留的,朱高熾見之便一瘸一拐的來到了朱棣身側道:“敢問父皇可是叫兒子坐在此處?”
“你是太子,你不坐此處坐何處啊?”朱棣正著腦袋,看了一眼朱瞻基,朱瞻基便忙上前抽開了椅子,讓朱高熾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