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燨與王直交談一番,殖民澳洲的心思便在他心中生了起來,畢竟這之前就是他定下的擴張策略。
以澳洲的資源為根基,增大瓊州的工業實力,而后進一步殖民美洲,以他這一生,為后代創造一個開創的時代。
至于呂宋等地,對瓊州而并不是那么重要,因為呂宋的價值,只有島上的金礦和銅礦,稀土資源極少。
金礦和銅礦雖然都是工業必須的原材料,可終究太過單一,比不上澳洲礦產那么豐富和全面。
眼下既然朝廷已經奪取了呂宋,他就可以借助商業行為,從呂宋島上獲取瓊州進一步發展所需的各種資源。
而與之相比,澳洲的開發難度和報酬都遠甚呂宋,由于無風帶的存在,大明沒有能力開發澳洲。
所以算來算去,澳洲還得是瓊州獨立開發,等來日將澳洲打造成原材料生產基地,以后殖民其他地方,也就順理成章了。
想到了這里,他便讓王直下車,又去將張軏給喚了過來,詢問當前對澳洲的探索進程。
實則遠在昔日朱棣還未南下之前,瓊州就已經開始對澳洲的探索,只是由于動力原因,所以探索進度緩慢。
不過終究過了幾年,此時澳洲的狀況已經探得差不多了,張軏一聽朱高燨詢問,便道:“殿下,經過我瓊州探索隊的摸索,那澳洲基本情況盡在掌握。”
“此島之上人種類似于昆侖奴那般,通體黑棕色,以部落形勢存在,總數約莫六七十萬。”
“其中島上大部分土人居住于南澳,有相當一部分居住在荒漠之中,只有少數部族散步于東部密林,以及周邊島嶼。”
“此外,各島上還有不少未曾開化的食人族,總數不多,之前我軍南下探尋之時,彼等曾嘗試以小舟驅逐。”
“如果現在便開啟澳洲殖民計劃的話,最多半年,屬下便有把握建立幾處聚集地,為我瓊州打下基礎。”
聽得張軏表態,朱高燨不由暗自點了點頭,隨之又詢問道:“當前瓊州百姓對南下澳洲是個什么態度?”
張軏聞便笑道:“百姓自然歡迎,軍中將士對此也有相當的熱情,不過.....”他話鋒一轉道:“就怕來日移民之時,沒有多少人愿意南下啊!”
“這不重要,關鍵在于民間輿論!”朱高燨擺了擺手,他當然知道瓊州百姓不愿意移民的心思。
畢竟,人都是趨向于安穩的,現在瓊州證據穩定,經濟繁榮,堪稱整個世界最為發達的地區。
這就像前世的白頭鷹一樣,只會有外人想移民進去,很少會有其本國人主動脫出國籍。
現在要移民前往澳洲,那難度就相當于驅趕一部分國人前往開發非洲落后地區,除了那些想賺大錢的冒險家,很少會有百姓升起這個念頭。
實際上從一開始,朱高燨就沒準備從瓊州移多少百姓,因為他手上還養著相當一部分流民。
這一部分人在瓊州沒有求生手段,在大明也沒有安家立業之所,故而只要承諾土地,那這一部分人的移民意愿應該是很強的!
思慮之間,他又詢問道:“現在島上有多少流民,如果建立聚居地,多久能安定下來?”
“島上流民倒是不少!”張軏管的可不單是軍士,也包括軍事管理區的百姓,“除瓊山之外,各地安置百姓大概二十三萬左右。”
“不過,這些人大多是老弱婦孺,若是要建立聚居地,需要大量青壯南下開辟叢林才行!”
“沒有青壯那就征用!”朱高燨沉聲道:“軍隊先南下,先行開辟出一片可以穩定居住的土地。”
“隨后老弱跟進,駐軍在外圍戒備,老弱先行定局,隨后讓幾個公司派出人手去開發礦區,發出告示,鼓勵瓊州百姓南下。”
“等聚居地建立之后,便拉攏島上可以溝通的土人,開始互相貿易,引領他們互相攻擊,再向這些購買青壯奴隸。”
“如此,前期應該能有個二三十萬的規模,等聚集地初步穩定,再行招收流民南下,爭取三年之內,達到五十萬殖民!”
說來說去,還是人口的問題,在他看來,開發澳洲不是幾萬人就能搞定的,要想有效建立生產基地,起碼需要一兩百萬人。
大明雖然有流民,可不是所有流民都愿意南下,因而他必須要從各種途徑湊人口,不僅要安排流民,還需要瓊州、大明幾方面助力。
甚至澳洲本地的土著,他也必須利用起來,如果這還不夠,那下一步那就只有朝外獲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