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印加一地路途遙遠,縱使如今建交,也難以維持,眼下我等補給已經快損耗完畢,不知是當繼續北上,還是換路行之?”
實際上到了現在,他們的船隊已經基本上完成了任務,不僅成功繞過了好望角,還穿越了重重大洋進入了新大陸。
這一切已經完美的完成了朱棣探尋道路的要求,接下來他們的下一步就是準備征服這樣一個遠方的大帝國。
按理來說,征服印加應該下一次航行的任務,也即是他們返程之后,朱棣才會正式派遣軍隊前來。
最開始,鄭和也是這個想法,但現在,經過了一年多的航行之后,鄭和發現朱棣這個想法有些難以實現!
因為往返新大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比如現在,他們用了一年半的事件才抵達南北洲,即便沿路上風浪平靜,也需要一年多時間返回。
換而之,來回一趟需要接近三年時間,三年的時間,足夠改變太多的事情,也需要耗費大量的國力。
而征服印加之后,是劫掠一番,還是在此地扎根?如果是單純劫掠一番的話,如此長途遠航,來回六年所消耗的錢財和人力,是無法估量的,也許得不償失。
如果是想要在這里扎根的話,那南美洲幾乎沒有可以扎根的地方,因為安第斯山脈太過漫長,根據當地土人提供的消息,安第斯以東到處都是濕地叢林,也難以扎根。
故此,鄭和便思考他們現在或許應該選擇一下接下來該如何選擇,是繼續北上,尋找一片可以扎根的土地,還是就此返回,將這里的消息告知朱棣。
面對鄭和的問話,李成軍自然而然就想起了臨行之前朱高燨對他說的話,忙道:“之前來時瓊王殿下曾交與我一錦囊,說來到此地之后,便可拆開一看!”
“今日我等已至此地,這印加王國近在眼前,或可拆之一看!”說罷,他便進入船艙,尋找到了壓在箱底下的錦囊。
這一個錦囊伴隨著他一年多的行程,初時他總是隨身攜帶,可經過幾次風浪之后,他便將其放在了船艙之中。
此時取出錦囊,他便打開一看,卻見里面裝著一張小紙條,上方寫著八個小字:“遠交近攻,擒賊擒王,先取其城,再滅其國。”
見得此狀,他一時難明其中之意,便將這紙條拿到了鄭和面前,鄭和取了一看,便沉聲道:“若是如此,咱家知矣!我等似不用北上,便擊這印加之地,在此建立根基即可。”
李成軍一聽此,自是皺眉道:“話雖如此,可這印加幅員遼闊,人口百萬,駐軍聽說都有四五萬,我等不過三四千人,且為疲憊之師,如何破城?”
可他一說罷,鄭和便笑道:“賢弟只知瓊王與錦囊,卻不知瓊王語中深意,破敵之法便在這錦囊之中。”
“雖說這王國幅員遼闊,人口軍力眾多,可沿路觀之,此間兵馬不甚精銳,武器無非遠不及我軍!”
“我等自有鎧甲覆蓋,又兼手上有瓊州火器,只需出其不意,敵軍恐怕難是我等對手。”
“關鍵就在于擒賊擒王一句,若是我等直接進攻此地,那自是難以得手,可若是我等借助使者之名,邀得那印加王一見,將其擒獲,則敵軍投鼠忌器,正可一敗!”
李成軍聽得這話,卻又問道:“可現在我軍遠來,又與此間國度語不通,平白無故,如何得見那印加王?”
“此事易爾,我自有辦法!”鄭和當即就道:“可隱去兵馬,假裝朝拜,面見其王,趁機擒之,一旦得手,兵馬盡出,如此里應外合,何愁印加不敗?”
李成軍聽罷,當即允諾,隨之二人便分頭行事,由李成軍帶領大軍停在海上,鄭和則是通過此地部落聯系印加的朝廷,選出十數馬匹,準備以大明使者之名入城建交。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