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他上次確實是唬住了李虎。
在沒有搞清他的真正底細之前,應該不會再來搗亂了。
略過這件小事,李逸跟酒肆掌柜聊起了招募酒類代理商的事。
大唐的酒業發達,像長安就有全國很多地方的酒在售賣。
連三勒漿這種西域胡人釀造的酒,都有人從遙遠的西域運過來。
最初這些把酒運到長安來賣的人,自然不會是原來釀造酒的人。
當然,后來有人學會釀造這些酒的釀造方法后,也會在長安本地釀造。
總之,跨區域賣酒,在如今的大唐不是什么新鮮事。
所以,李逸一說他的想法,酒肆掌柜就明白了,就是要找人把五糧液賣到大唐各個地方去。
“你說,有商人愿意做這件事嗎?”
聽到李逸這個問題,酒肆掌柜毫不猶疑地給出了肯定答案。
商人逐利,五糧液這種絕對能賺錢,而且能賺大錢的生意,多的是人搶著做。
雖然運酒到外地很麻煩,但只要能賺錢,麻煩也能成為不麻煩。
“郎君,釀酒作坊那邊能釀造出足夠的五糧液嗎?”
酒肆掌柜開口問李逸道。
這個問題不解決,酒肆掌柜覺得李逸方才的想法就沒法實現。
現在五糧液釀酒作坊釀造的酒,連長安城都不夠賣,更別說其它地方了。
“放心,沒問題的,我剛從釀酒作坊那邊過來。”
“以后,我們賣的,不止是五糧液,還有別的酒。”
李逸把擴大釀酒作坊規模,以及劃分五糧液、五糧醇、五糧散酒三種檔次等事,告知了酒肆掌柜。
當然,五糧散酒是用別的發酵酒蒸餾出來這事,李逸自然是不會說的,這是必須要保密的核心機密。
聽完李逸的整體計劃之后,酒肆掌柜對李逸佩服無比。
雖然李逸年齡不大,但做生意的手法太老練了,每一步都考慮得清清楚楚。
“只要能釀造出足夠的酒,就沒問題了。”
酒肆掌柜再無疑問。
對于李逸安排他去聯系一些有實力的酒商,參加被李逸稱之為五糧酒業招商加盟大會的事,他也欣然同意。
他賣了多年酒,還是認識不少酒商的。
就憑五糧液如今的火爆名頭,要說動這些酒商來參會,他覺得一點也不難。
……
皇宮。
長孫皇后走入御書房之中,開口對正在審閱奏折的李世民說道:
“二哥,你的奏折看完了嗎?我們該去逸兒那里了。”
聞,李世民放下手中筆,站起身來,回道:
“剛好看完了,走吧。”
兩人剛一起走了兩步,長孫皇后便關心起了萬和商會想要奪取李逸手中五糧液釀造方法的事。
“二哥,萬和商會最近針對逸兒做了什么嗎?”
“做了很多事,不過都沒起到作用。”
李世民把萬和商會用的那些手段,以及李逸做出的應對,都講給了長孫皇后聽。
自從那日在李逸口中得知萬和商會想要強取豪奪五糧液釀造方法的事之后,李世民就專門安排了百騎監視著萬和商會的一舉一動。
所以,萬和商會搞的那些小動作,李世民一清二楚。
因為李逸沒有吃虧,所以李世民也沒讓百騎插手干預。
聽完李世民的講述之后,長孫皇后不屑地冷哼一聲:
“盡是些上不得臺面的齷齪手段!”
接著,長孫皇后臉上的表情由陰轉晴,笑著說道:
“逸兒果然是聰明伶俐,應對得很好。”
“處理得是不錯,很冷靜,不過要是能反擊下萬和商會,那就更好了。”
作為曾經領軍作戰的大唐頭號名將,相比防守,李世民更喜歡進攻。
聞,長孫皇后白了李世民一眼:
“逸兒現在只知道自己是一個沒背景的民間百姓,他拿什么去反擊萬和商會?”
“他現在的應對,已經很好了,別吹毛求疵。”
出于補償心理,在長孫皇后這個當母親的人看來,李逸做什么都是對的,對于李逸的任何一點批評,她都不樂意聽。
想了想,長孫皇后又開口問道:
“不過,萬和商會應該不會放棄吧?”
李世民冷笑一聲,道:
“自然,滎陽鄭氏這個主子不說放棄,萬和商會怎么可能放棄?”
那日他吩咐李君羨讓百騎調查萬和商會之后,百騎沒用多少時間就查清楚了萬和商會的底細。
得知其背后是滎陽鄭氏之后,李世民更為惱怒。
滎陽鄭氏等五姓七望,向來不敬皇權,他本來就很不喜歡這些頂級門閥。
尤其是滎陽鄭氏,原來就是支持隱太子李建成的,還把族中嫡女鄭觀音嫁給了李建成當太子妃。
當初他與李建成爭奪皇位的時候,滎陽鄭氏可沒少為李建成出力。
故而,五姓七望中,最令李世民厭惡的,就是滎陽鄭氏。
現在,滎陽鄭氏居然還想強取豪奪自己兒子的財產,自然令他更為不喜。
“觀音婢你有所不知,程知節出面去找鄭元璹了,想讓滎陽鄭氏不要再打五糧液釀造方法的主意。”
“結果,滎陽鄭氏拒絕了,說對五糧液釀造方法志在必得!”
“哼!真是猖狂!朕倒要看看,滎陽鄭氏有什么本事能從逸兒手中拿到五糧液的釀造方法?”
李世民最后又冷哼一聲。
當他知道這件事的那一刻,就注定沒人能在李逸不情愿的情況下,從李逸手中奪走五糧液的釀造方法。
聽見李世民這么說,長孫皇后提醒道:
“滎陽鄭氏既然這么說了,肯定會讓萬和商會繼續對逸兒下手,二哥你一定要命令百騎保護好逸兒!”
“放心吧,我都安排好了!”
李世民回道。
聞,長孫皇后點了點頭,李世民都這么說了,那肯定不會有問題。
“二哥,滎陽鄭氏如此欺負逸兒,絕不能輕饒!”
“那是自然。”
李世民的眼中閃過一道厲色。
不用長孫皇后提醒,他便早已有了想法。
并且,他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瞄準了滎陽鄭氏的朝堂核心人物沛國公鄭元璹。
他覺得,鄭元璹不適合再坐在左武候大將軍這個位置上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