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李世民此時震驚萬分,長孫皇后的眼中,同樣滿是驚訝之色。
來李逸家中這么多次,她見識過李逸各方面的本事,但還是第一次看到李逸認真談論軍國大事的樣子。
而李逸的表現,讓她驚喜無比。
李世民與房玄齡、魏徵等人束手無策的難題,李逸輕松就想出了兩個解決辦法。
第一個辦法用紅景天這一不被大唐所知的藥材來解決高原反應,足以說明李逸的學識淵博。
而第二個辦法就更了不得了,居然能想出這么一套精巧的青稞酒計劃來對付吐蕃。
長孫皇后不僅本身的眼光見識不凡,在聽完李逸的全部闡述之后,能判斷出李逸提出的青稞酒計劃很不錯,而且她從李世民的反應之中,也可以看出李逸這一計劃的厲害。
她與李世民青梅竹馬,并肩同行幾十年,對李世民的能力非常清楚。
能讓李世民如此震驚失神,足以證明李逸提出的這個青稞酒計劃非同凡響。
連房玄齡這個李世民手下的頭號謀士,都未能想到辦法對付坐擁高原地利的吐蕃,而李逸今日剛聽李世民提到這件事,就能想出這么一個完善的計劃,足可見李逸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李逸在講述這個計劃的時候,展現出來了對人性與朝堂權力斗爭的深刻認知。
這最令長孫皇后感到震驚的地方。
因為要想在這兩方面有深刻見解,她覺得必須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與朝堂經驗才行,而李逸才十五歲,且從未進入過朝堂。
面對如此不合常理的情況,她只能歸結于李逸天縱奇才,無師自通了。
這時,李世民開口問李逸道:
“那從吐蕃買回來的青稞酒怎么處理呢?我大唐之人能喝得慣青稞酒嗎?”
按照李逸這個計劃,要讓吐蕃貴族心甘情愿,甚至冒著對抗吐蕃之主的威脅釀造青稞酒,那肯定要讓這些吐蕃貴族賺到大錢。
所以,大唐購買青稞酒的價格就不能低。
這樣一來,就意味著要花費大量金錢。
李世民覺得,如果能把從吐蕃買回來的青稞酒賣出去,那也可以收回一部分錢,彌補一些損失。
對于如何處理買回來的青稞酒這一問題,李逸心中也有答案。
于是,他不假思索地回道:
“可以再加工一下,然后高價賣給吐蕃人,嘿嘿。”
聽到李逸說的這個答案,李世民愣住了。
李逸說的這個解決辦法,他屬實是沒有想到。
這個想法是好的,但問題是吐蕃人為什么要高價買呢?
“具體怎么做?”
李世民追問道。
李逸摩挲著下巴,回道:
“吐蕃高原地區,氣候高寒,當地人肯定喜好喝烈酒。”
“我有辦法把吐蕃人釀造的青稞酒變得更烈,到時候換個名字,就可以高價賣給吐蕃人了。”
“到時候,我低價從朝廷手中購買青稞酒,加工處理后,再高價賣給吐蕃人,這不也能大賺一筆嗎?”
“看來,作為一個大唐好百姓,我回頭得找個機會去拜訪一下宿國公,為朝廷獻計獻策對抗吐蕃,嘿嘿。”
看著笑出聲的李逸,李世民沒好氣地斥責道:
“你這是真心為朝廷獻計嗎?分明是想自己賺錢!”
“不沖突啊,雖然我不會原價從朝廷手中購買青稞酒,但好歹也是彌補了朝廷的一部分損失不是。”
“所以秦叔你看,朝廷的損失得到了一定彌補,吐蕃人喝上了烈酒,我賺到了錢,這是三贏啊!嘿嘿。”
李逸不在意李世民的批評,笑嘻嘻地回道。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對視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無奈。
自家這個兒子,真是太會為自己臉上貼金了。
“哼!你倒是會趁機占朝廷的便宜!”
“你怎么就能保證朝廷一定會把從吐蕃高價買來的青稞酒低價賣給你?就不能賣給別人嗎?”
李世民看不慣李逸一副貪財的模樣,非得質疑下李逸的這個賺錢大計。
李逸笑了笑道:
“別人不會提升青稞酒烈度的釀酒技術,買了也沒用,只會虧本。”
“所以,朝廷只能賣給我,因為其他人都不會買。”
“這就叫買方市場,哪怕我只出原價的三成,朝廷也得賣,不然連原價三成的收入都沒有。”
他這話,其實是說著玩的。
真到了那個時候,他肯定得發揮高風亮節,在朝廷刷個好印象,不會占朝廷便宜。
他又不缺賺錢的辦法,沒必要因為這事把自己的名聲弄差。
但李世民與長孫皇后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見李逸說得一本正經的,都驚呆了。
原價三成?
自家這個兒子可夠心黑的,這不是要讓朝廷白白損失七成嗎?
但很快兩人轉念一想,李逸說得也沒錯,如果不賣給李逸,這些青稞酒只能白白放在朝廷手中,連三成投入都收不回來。
盡管明白這個道理,但李世民心中依然覺得很不爽。
這不是趁火打劫占朝廷的便宜嗎?
身為大唐天子,李世民覺得自己有必要對李逸進行狠狠批評。
“你這小子,可真是個唯利是圖的奸商!”
李世民咬牙切齒地說道。
聞,李逸當即叫屈道:
“秦叔,我這怎么能叫奸商呢?我又幫朝廷出主意,又掏錢幫朝廷彌補損失,我對大唐的忠心天地可鑒!”
“那你為什么不想著到時候原價買朝廷的青稞酒?”
李世民嗤笑一聲,斜了李逸一眼。
李逸笑嘻嘻地回道:
“那這做買賣,總得賺取一點合理利潤不是。”
“你這小子,還真是伶牙俐齒!”
李世民很是無語,自己這兒子太能胡扯了。
他決定了,如果后面真要執行李逸想出來的這個青稞酒計劃,他一定要讓李逸把提升青稞酒烈度的技術上交給朝廷!
如果不交,那也得讓李逸原價把朝廷的青稞酒買了,然后高價賣青稞酒賺的錢,還得給朝廷上交一點。
李逸身為皇子,必須要操心國事,不能只顧著自己賺錢!
李世民在心中為自己找著理由。
他看著沉迷賺錢大計的李逸,就跟看著一頭肥羊一樣,不從李逸身上薅點羊毛下來,他心里不痛快。
一旁的長孫皇后看完父子兩人的語交鋒,發現李逸就是故意在跟李世民斗嘴,然后她再看滿面不爽的李世民,心中就覺得好笑。
“你別聽逸兒瞎說,他就是說著玩的,逸兒生性善良,怎么可能做趁火打劫的事?”
長孫皇后開口道。
李逸嘿嘿一笑:
“還是孫姨娘懂我。”
李世民也反應過來了,要說自己這兒子生性善不善良,那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李逸是個絕頂聰明的人。
按照李逸自己的說法,成年人做事只看利弊。
很明顯,李逸此時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站在一個大唐普通百姓的立場去分析,趁火打劫朝廷顯然是弊大于利的事。
以李逸的聰明程度,肯定不會干這事的。
所以,正如長孫皇后所說,李逸就是在故意跟他拌嘴玩。
“這渾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