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也以為,像李逸這樣的大才,應當早日召入朝中,讓其為國效力才是。”
房玄齡也站出來了。
接著,又有更多的大臣,表達了同樣的態度。
但不管魏徵、房玄齡、程知節等人怎么說,李世民依然堅定無比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承認李逸的功勞,并在未來一定會將李逸召入朝中,但此時不行。
見李世民態度異常堅決,魏徵等人也別無它法。
商談完曲轅犁與是否召李逸入朝為官等事情之后,李世民本來想留下房玄齡、魏徵等人談一談昨日從李逸那里獲得的對付吐蕃的青稞酒計劃。
但他轉念一想,此事也不是特別急,等李靖那邊驗證完紅景天的功用再說。
他昨晚離開李逸家一回宮,就給李靖發去了一道旨意,令他去查證紅景天的事。
如果紅景天這個藥材真的有治療對抗高原反應的作用,那就不一定要用青稞酒計劃了。
大唐完全可以趁吐蕃現在還未完全壯大,派兵一舉將其覆滅。
相比青稞酒計劃,這樣的方式更直接、更省時。
于是,在房玄齡、魏徵等人離宮之時,李世民沒有開口讓他們留下。
“魏相,你說陛下為何不同意召李逸入朝為官呢?”
離開皇宮之后,程知節找上魏徵一路同行,并問了他這么一個問題。
兩人都曾經在瓦崗軍呆過,也算是老熟人,故而程知節沒有繞彎子,直接把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
魏徵搖頭回道:
“此事,我也想不明白,按理說,陛下一向惜才,不應該是這樣的態度。”
“難道真是因為覺得李逸年齡太小不夠穩重?”
程知節猜測道。
魏徵回道:
“也許吧。”
“要是這樣的話,那陛下就是對李逸有誤解了,上次酒會之時,我觀李逸的談舉止,很有大將之風,絲毫沒有少年的稚嫩。”
“沒錯,我與李逸來往較多,對他也算是了解,他做事穩重老道,一點也不像十五歲的年輕人,倒像是個幾十歲的人。”
說到這里,程知節眼珠一轉,說道:
“你說,如果想辦法讓陛下與李逸私下見見,讓陛下親眼看看李逸的談舉止,是不是就能改變陛下對李逸的固有印象?”
“這倒是有可能。”
魏徵覺得程知節的這個想法有些道理。
但問題是,怎么才能巧妙安排陛下與李逸見面?
魏徵與程知節一路上沒商量出個合適的辦法。
然而,令兩人沒想到的是,幾日過后,這個機會在不經意間出現了。
因為魏徵突然重病,李世民在一次朝會散朝之后,決定去魏徵家探望魏徵。
程知節聽到李世民這個決定之后,腦中靈光一閃,當即有了趁機帶李逸去魏徵家,同樣以探望魏徵的名義巧遇自家陛下的想法。
飛速離開皇宮之后,程知節沒有半點耽擱去尋找李逸。
……
與此同時。
長安。
景福酒樓的大包間之內。
李逸與十幾位大酒商聚集在了一起。
或者換個說法,這些大酒商是應李逸的邀請來商談五糧液代理的事。
“李郎君,你所謂的代理加盟是什么意思?能具體說說嗎?”
一個大酒商率先開口問道。
聽到他這個問題,其余大酒商也把視線投向了李逸,等待著李逸回答。
他們都是做酒買賣的,五糧液的鼎鼎大名,他們自然是知曉的。
放眼全天下,都找不到任何一款酒,可以與五糧液相提并論。
可以說,賣五糧液就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故而,當李逸派去邀請他們的人說,可以提供五糧液給他們賣的時候,他們自然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
現在他們迫切想知道的是,李逸究竟想跟他們怎么合作?
掃了這些大酒商一眼,李逸也沒有賣關子,直接把五糧液、五糧醇、五糧散酒這三款酒拿了出來,并介紹了這三款酒的區別。
接著,他又向這些大酒商們講了代理合作的模式。
這個模式,是李逸參照后世白酒企業招收代理商的模式弄出來的。
簡單說來,就是酒肆統一命名為五糧酒肆、劃分片區、不許串貨、統一定價等內容。
這些內容并不難理解,故而這些酒商們都很快明白了李逸的意思。
在聽到只要酒賣得好,就有機會從李逸手中獲得高烈度酒的釀造方法后,這些酒商們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雖然他們其實也知道這是李逸放出來的餌,想到真正從李逸手中獲得釀酒方法很難。
但,終歸是有機會不是。
再說,就算拋開這一點不說,他們按照李逸的合作方案,代理售賣五糧液、五糧醇、五糧散酒這三種酒,也一定會賺錢。
更別說,李逸還說了,除了五糧液、五糧醇、五糧散酒這三種酒之外,以后還會有更多的高烈度酒,這就代表著賺錢的機會更多了。
故而,他們沒有任何拒絕與李逸合作的理由。
最終,經過一番商議之后,李逸與這些大酒商們順利簽訂了合作契約。
“萬和商會的好日子,快到頭了!”
送走這些大酒商之后,李逸在心中默默地想道。
他是個記仇的人,雖然萬和商會誣告陷害他的事,最終對他沒有造成任何傷害,但這個仇他可是記下了。
甚至連萬和商會背后的滎陽鄭氏,也被他視為了敵人。
未來有機會的話,他連滎陽鄭氏也不會放過。
現在嘛,就先給萬和商會一點苦頭吃。
與酒商們敲定合作,心情大好的李逸,剛走出景福酒樓,就遇上了急沖沖而來的程知節。
“走,跟我去鄭國公府。”
程知節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把李逸聽懵了。
“鄭國公?誰啊?”
在腦海中快速用ai搜索之后,李逸才知道,鄭國公原來是魏徵。
但是,程知節這么著急找他去魏徵的家做什么?
李逸還沒來得及問程知節,就被程知節催著騎馬走。
而在去往魏徵家的路上,李逸問出了這個問題。
“鄭國公得了重病,我記得你懂醫術,就想著讓你去看看。”
程知節編造了一個理由。
他覺得不能對李逸實話實說是去“巧遇”當今陛下的,否則的話,萬一讓陛下看出破綻,認為李逸心機重就不好了。
就得是這種真實的“巧遇”。
對于程知節的答案,李逸沒有過多懷疑,因為他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了程知節的兒子后,確實對程家的人說過他略懂醫術。
在程知節與李逸到達魏府之前,李世民已經率先進入了魏府。
而就在李世民來到魏徵養病的房間后不久,程知節與李逸也進入了魏府。
并且,在魏府下人的帶領下,兩人很快朝著魏徵養病的房間而去。
進入房間之后,李逸看著房間里的李世民,訝然出聲:
“秦叔?你怎么在這里?”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