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里,柳存禮的底氣又足了幾分,他盯著孫武開,質疑道:
“孫郎君,你說你是奉二皇子殿下之命來招募薛仁貴,可有憑證?”
“也不是我不相信你,只不過據我所知,薛仁貴從未去過外地,二皇子殿下是從哪里知道薛仁貴的呢?”
這話一出,薛仁貴、柳氏、柳存孝也看向孫武開。
說實話,他們心中多少也有點疑惑。
只不過剛才太過驚喜,沒有深入去想而已。
孫武開見狀,臉上并未露出絲毫慌亂,反而從容取出一塊金質魚符。
這魚符,通體由赤金打造,色澤璀璨奪目,在晨光下泛著厚重的金屬光澤。
符身雕刻著精致的魚鱗紋路,魚頭處鑲嵌著一顆細小寶石,魚尾則刻有“逸”字篆文。
此符,是孫武開在長安與李逸分別之時,李逸給他的。
“這是二皇子殿下的專屬身份令牌,見此令牌如見殿下本人。”
“全天下獨此一份,民間絕無仿制可能!”
“再說,冒用皇子名義行事,可是大罪,誰有這膽子?”
孫武開平舉著令牌,讓薛仁貴、柳存禮等人看清楚,口中淡淡地說道。
柳存禮所在的河東柳氏,雖然不如五姓七望等頂尖門閥,但也是河東三大族之一,算得上是地方豪門。
而柳家盡管不是河東柳氏的核心族人,但相關的教育還是會有的。
故而,對于朝堂規矩,柳存禮多多少少是有了解的。
他雖未曾親眼見過皇子魚符,但也聽聞過朝廷信物的規制。
太子一人持玉質魚符,其余親王、皇子持金質魚符。
而他近距離觀察這枚魚符的材質與工藝,很明顯水準極高,乃是出自名師手筆。
剎那間,柳存禮心中的懷疑瞬間煙消云散,只剩下深深的敬畏與后怕,額頭竟滲出細密的冷汗。
“孫大人,小人有眼無珠,竟敢質疑大人身份,還望大人有大量,恕小人不敬之罪!”
柳存禮恭聲請罪道。
與此同時,在確認真是二皇子殿下派人來招募薛仁貴之后,他現在坐蠟了。
他想起自己剛才對薛仁貴的百般羞辱,說他一輩子都是沒出息的窩囊廢,注定是個田舍奴。
現在想來,那些話簡直就是在打自己的臉。
現在薛仁貴要去長安為二皇子效力,那日后的地位必定會遠超他這個地方大戶。
并且,從而二皇子專門派人來招募薛仁貴就可以看出,二皇子對薛仁貴那絕對不是一般的看重。
必定是極其看重。
說不定,在二皇子的麾下,薛仁貴從此就飛黃騰達了。
到時候,別說他柳家,就算是整個河東道的世家大族,恐怕都要對薛仁貴另眼相看。
想到這里,柳存禮的后背瞬間冒出一層冷汗,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悔意。
要是他剛才沒有那么囂張跋扈,對薛仁貴的態度好點,那雙方的關系就不會鬧僵了。
孫武開懶得跟這么一個欺軟怕硬的小人計較。
再說此人不管怎么說,都是薛仁貴的大舅哥,而自家殿下特意令他千里迢迢來招募薛仁貴,肯定是非常看好薛仁貴,未來一定會重用的。
所以看在薛仁貴的面子上,他也不會因為幾句話,就去找柳存禮的麻煩。
“無妨,小事而已。”
孫武開將金質魚符收好,然后問薛仁貴道:
“薛壯士,你決定好了嗎?要跟我去長安嗎?”
“這……”
薛仁貴看向柳氏,有點猶豫。
從內心來說,他當然十分愿意跟隨孫武開去長安為二皇子效力。
但是,拋下柳氏一人在家獨守空房,他又不放心。
柳氏輕輕拉了拉薛仁貴的衣袖,眼中滿是鼓勵:
“薛郎,這是難得的機緣,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你就答應了吧。”
孫五開一看,便知道薛仁貴的顧慮了。
于是,他再度開口道:
“薛壯士,我來的時候,二皇子殿下明確跟我說過,會任命你為府中的親事府副典軍,與我同等職位。”
“屆時,以你的俸祿,完全足夠你全家在長安生活,所以你此次不妨將家人一同接去。”
薛仁貴還沒說話,柳存禮便插嘴問孫武開道:
“孫大人,敢問一句,這親事府副典軍,是幾品職位啊?”
“從五品上。”
孫武開冷淡的回道。
聽到這個答案,柳存禮心頭一震:
嘶!從五品上!!
薛仁貴這真是一步登天了啊!
要知道,他們龍門縣的縣令,才是正六品。
就這,還是因為龍門縣所在的河東道絳州屬于上州,換了中、下州縣的縣令,就只是正七品與從七品。
而薛仁貴從一個田舍奴,一下成為從五品上的官員,這不是一步登天是什么?
心思電轉,柳存禮看向薛仁貴,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妹夫,剛才是大哥不對,不該對你那般說話。”
“那五百文錢算什么,大哥怎么會真的要你還,不過是想激勵一下你上進而已。”
“現在好了,你能得二皇子殿下賞識,可是天大的福氣,可得好好把握!”
“至于阿妹,你不用擔心,我與存孝會照顧好阿妹的!”
接著,他又笑著對柳氏說道:
“阿妹,妹夫要去長安為二皇子殿下效力,不如你先跟我回柳家吧,等妹夫在長安站穩腳了,你再去長安與他團聚。”
“正好,你也多年未見爹娘了,爹娘也一直惦記著你。”
說完,他給了自己弟弟柳存孝一個眼神,示意柳存孝跟著一塊勸。
這時候,不能讓柳氏跟著薛仁貴去長安啊!
只有讓柳氏回歸柳家,才能真正緩和與薛仁貴的關系,柳家日后才能沾上薛仁貴的光!
柳存孝領悟到了自己大哥的意思。
對自己這個捧高踩低、趨炎附勢的大哥,柳存孝也是無語。
以前一口一個田舍奴,現在看見薛仁貴要發達了,就一口一個妹夫了。
不過,他本來一直就想自己的妹妹柳氏與家中重歸于好,于是便開口勸柳氏先回柳家。
聽了自己兩位哥哥的勸說后,柳氏覺得薛仁貴好不容易得到這個機會,確實先要努力拼搏,好好為二皇子效力才行。
她跟著去長安,有可能會是薛仁貴的拖累,影響薛仁貴的前程,不如先回自己的娘家柳家。
并且自從與娘家鬧崩之后,她就再也沒見過自己爹娘,也挺想念的。
“薛郎,我先回柳家吧,等日后你安穩了,再來接我。”
“二皇子殿下如此賞識你,你自當竭盡全力為殿下效力,報答殿下的知遇之恩!”
柳氏對薛仁貴說道。
孫武開聽見柳氏的話,暗自點頭,這倒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女子,的確是薛仁貴的賢內助。
薛仁貴聽柳氏這么說,心中也有了決斷。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