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之后,他又詢問李逸有沒有更多完善科舉制度的辦法。
李逸便把糊名、譽錄、鎖院等后世完善后的科舉制度給李世民說了一遍。
李世民聽完這些內容,自然是驚嘆不已,直夸李逸想得周到。
聊著聊著,李世民突然嘆了一口氣:
“有了你說的這些辦法,確實能讓本朝的科舉制度更公平。但是,還是解決不了門閥士族壟斷知識這個根本問題啊。”
“要徹底解決,確實很難,不過,我有一門寶術,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李逸隨口回了一句。
聞,李世民雙目一亮,急促開口問道:
“快說,什么寶術?”
“活字印刷術!”
李逸口中吐出了五個字。
緊接著,李逸具體解釋道:
“所謂活字印刷術,乃是印刷書籍之法,是我根據拓印石碑之法聯想出來的。”
“先用膠泥或者木頭制成大小規格一致的單字陽文反文字模,再按照書籍內容把單字挑選出來,平整排列在銅制字盤內制成版型。”
“然后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用一定的力量壓下去就能完成印刷了。”
“印完之后,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另外,可準備兩塊銅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這樣就可以連續印刷了。”
李逸大概給李世民講了一下活字印刷術的具體內容。
雖然鉛活字相比膠泥活字與木活字要更好,但李逸不確定以大唐的現實情況,能不能制作出來,就沒提。
聽完活字印刷術的具體內容,李世民的雙眸閃爍著無比璀璨的亮光:
“妙啊!”
李逸講解得很清楚,故而李世民理解起來并不困難。
雖然還沒經過實際驗證,但李世民覺得用活字印刷術來印刷書籍,應該是可行的。
便在此時,李逸又最后總結了一句:
“使用活字印刷術,只要排版完成,一個熟練工一天可以印刷2000張書頁以上,能讓一本書的價格降低到手抄書的兩成!”
“什么??”
李世民不自主地驚呼一聲。
他一把抓住李逸的手,語氣急促地問道:
“此當真?”
李逸微微頷首,“當真!”
這個結論,是后世龍國的史學家綜合各種史料研究出來的,他覺得可信度應該很高。
得到李逸的肯定回復之后,李世民的眼中迸發出強烈的驚喜之色:
“寶術!!絕對是寶術!!!”
不用李逸再多解釋,李世民自己便已經明白活字印刷術的巨大價值了。
在如今的大唐,書籍只能靠手抄,耗時耗力。
他曾經讓人抄寫《史記》,三個抄書匠花費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才抄寫完成一本。
而使用李逸口中的活字印刷術,只需一個人,只用幾天功夫就能印刷完成一本。
這樣的提升,簡直是太大了!
并且,因為要人工抄寫,所以大唐的書籍價格,極其昂貴,尤其是字跡工整無錯漏的書,更是千金難求。
這就天然阻礙了寒門以及平民家庭買書讀書,獲取知識,讓讀書不再成為門閥世家的專屬。
而如果使用活字印刷術將書籍的價格降低到原來的兩成,就能打破這一阻礙,讓更多普通老百姓有機會讀書。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能夠打破門閥世家對于知識的壟斷。
李世民正在激動的時候,聽見耳邊傳來李逸的一句話:
“秦叔,這活字印刷術很厲害吧,回頭我拿去獻給朝廷,陛下最低得封我一個開國縣男的爵位。”
李逸笑著說道。
聞,李世民啞然失笑。
堂堂皇子,居然惦記上一個區區開國縣男的爵位,也是有趣。
他很期待三個月之后,李逸得知自己真實身份的反應。
“這活字印刷術,也是你所學的養龍術之中的內容?”
李世民好奇地問道。
相比屠龍術,他更喜歡養龍術這個名字。
“是的。”
李逸點頭回道。
得到李逸的肯定答案之后,李世民更想知道養龍術的更多內容了。
不過,他此時心態已經平穩下來,也不著急尋根問底了。
反正掌握養龍術的,是自己親兒子,他以后有的是時間與機會詢問。
這時,李逸開口說道:
“秦叔,先吃飯吧,邊吃邊聊。”
吃完飯之后,李世民自行離去。
他來的時候,心情不佳,走的時候,卻是心情愉悅,臉帶笑意。
這一次來李逸這里,他可謂是收獲豐富。
不但得知了大唐科舉制度的許多缺陷與完善辦法,而且還獲得了活字印刷術這一寶術。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從李逸口中得知了養龍術的存在!
走出李逸家所在的巷子口,原本在暗中保護李世民的百騎侍衛,很快跟在了李世民身后。
“李君羨,告訴暗中保護二皇子的百騎,多留意二皇子的行,如有異常,及時傳消息入宮中。”
李世民對百騎統領李君羨下了一道命令。
雖然必須把李逸窮養在民間,但李逸的身邊一直是有百騎負責保護安全的。
以前的李逸,并沒表現出任何出彩的地方,所以李世民也沒有讓百騎過多關注。
然而,今日的李逸,卻給了李世民巨大無比的驚喜。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這個被窮養在民間的兒子,竟然如此出色,擁有著非凡的眼光見識。
自然而然,他就想要對李逸有更多關注。
李世民莫名有一種預感,他的這個兒子,未來將會給大唐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返回皇宮之中后,李世民第一時間找到了長孫皇后。
這是這十幾年來的固定流程。
因為母子不能相見的限制,所以長孫皇后只能從李世民的口中獲知李逸的情況。
“二哥,逸兒可好?”
看見李世民的第一眼,長孫皇后便迫不及待地開口問道。
對于李逸這個被迫無奈窮養在民間的兒子,她心中惦記得很,生怕李逸在民間遭罪。
想著李逸的其他兄弟姐妹都能在皇宮錦衣玉食長大,而李逸只能在民間過清貧日子,長孫皇后就心疼得很。
“他很好!”
“今日的逸兒,可是給了我一個大驚喜啊!”
李世民開口回道。
聞,長孫皇后眼前一亮:
“出了什么事?快給我說說。”
“是關于科舉制度改革的事……”
李世民把李逸提出的那些改革科舉制度的辦法告訴了長孫皇后。
聽完,長孫皇后臉上有藏不住的驚喜。
作為華夏古代著名的賢后,她本身的能力是極其出色,能明白李逸這些建議的高明之處。
“逸兒竟然有如此高明的眼光見識!真是太好了!”
長孫皇后歡呼出聲。
雖然李世民與她有安排人教李逸讀書識字,但總歸是從小窮養在民間,條件有限,她一直擔心李逸無法成才。
此刻聽李世民的描述,李逸不僅已經成才,而且無比出色,這怎能不令她欣喜?
隨之而來的,是更加強烈的思子之情。
沉吟片刻,長孫皇后開口對李世民說道:
“二哥,逸兒突然變得聰慧無比,是不是面相變了?能不能讓袁天罡再看一看?”
“如果真變了的話,我與逸兒是不是就能提前相見了?”
“忍了這么多年,我太想念逸兒了。”
長孫皇后的語氣之中帶著憂傷。
母子二人明明就在同一座城,卻十幾年不能相見,這令她太煎熬,太難受了。
尤其距離十五年之期越近,她的這種感覺越強烈。
李世民也理解長孫皇后的想法,并且他覺得長孫皇后的話很有道理,于是便開口回道:
“明日我就宣袁天罡入宮。”
“另外,今日還有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李世民把高人夢中傳“屠龍術”給李逸的事,告訴了長孫皇后。
聽完,長孫皇后滿臉呆滯。
這些內容太驚人了!
良久之后,她才回過神來,然后開口問道:
“二哥,此事你怎么看?”
“你覺得逸兒真有大帝之姿嗎?”
“可承乾已經是太子了,這該怎么辦?”
“你說逸兒學了屠龍術,那以后會不會……”
長孫皇后沒有接著說,但擔心什么問題已經很明確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