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李逸窮養民間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 > 第16章 李逸論大唐對外大戰略,指出真正大敵!

            第16章 李逸論大唐對外大戰略,指出真正大敵!

            “李兄弟,你說吐蕃是農耕文明,莫非吐蕃所在的雪域高原有很多可耕種的農田?”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吐蕃為何之前一直沒有發展壯大起來?”

            李逸隨口回道:

            “因為之前老天爺不幫忙啊,現在老天爺幫忙了。”

            “?”

            程知節等人又懵了。

            什么叫老天爺幫忙?這又是什么個說法?

            聽了李逸前面的分析,雖然不是全部能理解,但程知節心中對吐蕃重視了幾分。

            故而,他此時迫切希望聽到李逸對于吐蕃的更多分析,如果他最終覺得李逸的觀點有道理的話,那他就會上報給陛下。

            帶著這樣的念頭,程知節追問道:

            “小郎君,你好好說說,吐蕃得到老天爺幫忙是怎么回事?”

            李逸開口解釋道:

            “宿國公,你知道嗎,這天下的氣候是有周期變化的。”

            實際上是東亞氣候變化,但大唐沒有東亞這個概念,李逸就直接說天下了。

            不等程知節追問,李逸接著說道:

            “上古時代出現第一個溫暖期,然后全天下的溫度逐漸下降,到西周時期進入了寒冷期。”

            “然后全天下溫度又開始上升,等到秦漢時期又進入了溫暖期。”

            “接下來是魏晉南北朝寒冷期。”

            “而現在,全天下已經又進入了溫暖期。”

            說到這里,李逸停頓了一下,他想到接下來的明清小冰河期。

            大明朝的全面崩盤,就有這個小冰河期的巨大負面影響。

            另一邊。

            程知節等人已經完全被李逸所說的內容吸引了。

            這種氣候周期變化的知識,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新奇了。

            不過,這樣的說法是真的嗎?

            “李大哥,這些事,你是如何得知的呀?”

            趁李逸停頓的瞬間,程瑤睜大雙眼,好奇無比地問道。

            “額,從一本不知名的古籍中看到的。”

            李逸隨口應付了一句。

            沒辦法,他總不能說,這是千年以后,龍國一些知名地理學家研究總結出來,并得到學界廣泛認可的結論吧。

            “你們你要是不信,可以對比以前,去看看如今長安梅樹的生長情況,是不是長得更好?”

            “這是因為梅樹更喜溫、喜濕,在溫暖環境中生長得更快。”

            李逸也知道程知節等人難免會懷疑他方才說的氣候周期變化理論,就多解釋了一句。

            聞,程知節點了點頭,將此事記在了心中,打算回頭就讓人驗證一番。

            眼下,他更關心的,還是吐蕃的問題。

            “就算天下氣候變暖,這與吐蕃有何關系呢?”

            程知節看向李逸。

            李逸淡淡地回道:

            “吐蕃的發源地,在青藏高原山南雅礱河谷。”

            “天下氣候處于寒冷期的時候,開墾困難,雨水稀少,無法進行大規模耕種。”

            “而天下氣候進入溫暖期的時候,青藏高原雪山融雪增加,讓河谷地帶擁有了豐沛的徑流,可以開展大規模的農業耕種,能夠支持大規模的屯墾,農作物產量會得到極大提高。”

            “這就是我為什么說吐蕃的內核是農耕文明的原因。”

            “而如今的吐蕃,已經吞并蘇毗王國,擁有了遼闊的牧場,以及組建強大騎兵軍團的能力。”

            “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特點,在吐蕃的身上得到了融合。”

            “所以真要等吐蕃強盛起來,未來對我大唐的威脅,遠在突厥之上。”

            李逸再度強調了這一結論。

            他說的也是事實。

            渭水之盟三年后,東突厥就被大唐給滅了,而西突厥也是被大唐打得滿地找牙,最終在唐高宗時期被滅。

            相比未來吐蕃王朝給大唐造成的巨大麻煩與破壞,簡直不值一提。

            聽到這里,程知節的臉色已經變得無比凝重。

            盡管他此時并不是百分百相信李逸的分析判斷,但大體上,他已經被說服了。

            他心中已經拿定主意,一定要盡快將李逸說的這些話轉述給陛下,讓陛下重視吐蕃,以免讓吐蕃真的發展壯大起來。

            “此子,真是了不得啊!”

            程知節在心中由衷地感慨道,滿眼全是震驚。

            十五歲的年齡,就在軍國大事上有如此非凡的眼光與見識,簡直是不可思議!

            再看看自己的兒子,真是沒法比!

            程知節很嫌棄地看了一眼程處默,自己的這個大兒子比李逸大了將近十歲,但眼光見識差得太遠了。

            “不是,阿耶你這么看我是什么意思?”

            程處默也注意到了程知節的嫌棄眼神,心中覺得很是莫名其妙。

            “李小郎君,那你覺得,吐蕃接下來會如何做呢?”

            程知節繼續問道。

            他現在已經把李逸當做了胸懷大局的頂級謀士。

            而李逸此時也說到了興頭上,直接開口回道:

            “這不是很明顯了嗎?吐蕃未來的戰略重點,肯定是想方設法拿下吐谷渾。”

            “只要能成功占據吐谷渾,吐蕃就獲得了染指西域,東爭隴右,北控河西走廊的戰略空間。”

            “吐谷渾,就是吐蕃最重要的帝國拼圖!”

            “所以,我敢斷定,吐蕃一定會抓住此次吐谷渾被我大唐重創的機會,蠶食吐谷渾的地盤。”

            李逸的語氣堅定無比,充分展現出了對自己這一判斷的強大自信。

            “那你覺得,我大唐該如何做呢?”

            程知節繼續追問道。

            李逸不假思索地回道:

            “擊敗吐谷渾的大軍不要全部撤回,留一部分幫助吐谷渾對抗吐蕃,不然只憑遭到重創后的吐谷渾自己,根本抵擋不了吐蕃的侵吞。”

            “只要掌控住吐谷渾,吐蕃的發展空間就會被鎖死。”

            “就算是現在是天下氣候溫暖期高峰,以吐蕃的耕地面積與生產力水平,人口天花板上限撐死也就一兩百萬的量級。”

            “雖然也能成為一方強國,但不足以成為一個強大王朝。”

            說到這里,李逸輕嘆一聲,道:

            “可惜,朝堂諸公現在都不把吐蕃放在眼里,意識不到吐蕃的潛力與威脅。”

            “故而,我大唐極有可能不會管吐谷渾與吐蕃的事。”

            雖然他說的是極有可能,但事實上,這是史實。

            根據李逸的記憶,歷史上的大唐在重創吐谷渾,扶持慕容順成為新的吐谷渾可汗,收了吐谷渾為屬國之后,直接全部撤了。

            這就相當于,大唐出兵把吐谷渾打殘了,撈了一個宗主國的名義就走了,留一個實力大損的吐谷渾給吐蕃,然后吐蕃直接吞掉了吐谷渾的西部地區。

            苦活都讓大唐干了,便宜讓吐蕃撿了。

            想到這里,李逸都替大唐虧得慌。

            “宿國公,如果有方便的話,還請你向當今陛下進,絕不能輕易撤軍,給吐蕃留下機會。”

            李逸很認真地對程知節說道。

            “李小郎君放心,我會找機會向陛下進的。”

            程知節回了這么一句后,又隨口說道:

            “陛下英明神武,說不定已經看到了吐蕃的威脅。”

            聞,李逸當即搖了搖頭,開口道:

            “宿國公,這事你不懂,你要是懂朝廷的對外大戰略,就知道我方才其實是保守的說法。”

            “事實上,我敢斷定,朝廷是一定不會管吐谷渾的。”

            聞,程知節有些懵。

            這叫什么話?

            我可是堂堂大唐名將,當朝重臣,我會不懂朝廷的對外大戰略???

            “那你說說看,朝廷對外大戰略是什么?”

            程知節開口問道。

            他倒要看看,李逸有什么高見?

            然后,李逸就給了他一個大驚喜。

            “朝廷的對外戰略重點,是西邊的突厥與東部的高句麗。”

            “東突厥已滅,再拿下西突厥,大唐就能徹底統治西域之地,與鼎盛時期的漢朝并肩。”

            “而征服高句麗,則代表著完全超越前朝隋,能夠極大證明政權的合理性。”

            “比較之下,吐谷渾就沒那么重要了,更不用說不被大唐放在眼里的吐蕃了。”

            “我大唐雖強,但資源也是有限的,更多的投入會放在朝廷認為最重要的事上面,先是西突厥,再是高句麗,最后才輪得到吐谷渾。”

            李逸一邊回想著未來的歷史走向,一邊緩緩說道。

            另一邊。

            程知節雙目圓睜,震驚無比。

            他是真沒想到,李逸一個十五歲的民間少年,居然對天下大勢有如此大局觀,真是了不得!

            雖然他不知道陛下的心思是不是真的如此,但李逸的這一番分析的確是有理有據,讓人信服。

            “厲害啊!真是天縱奇才!”

            程知節在心中忍不住再次贊嘆出聲。

            這樣的大局分析判斷能力,他認為與朝廷的重臣相比,絲毫不遜色。

            “如此大才,如果不能為國效力,絕對是朝廷的損失。”

            程知節決定,再向陛下進吐蕃一事的時候,推薦李逸入朝為官。

            想到這里,程知節想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下李逸的能力,便繼續開口問道:

            “照小郎君這么說,吐蕃的威脅既然這么大,那最好的處理方法,不應該是直接將其滅掉嗎?”

            “為何你方才不提這一點?”

            “因為大唐做不到啊!”

            李逸沒有多想,隨口回道。

            聽到這個答案,程知節本能反駁道:

            “這怎么可能?”

            “我大唐國力昌盛,將士們所向無敵,攻滅區區一個吐蕃,不過是輕而易舉之事,怎么可能做不到?”

            面對程知節的質疑,李逸做出了解釋。

            而他說出來的理由,讓程知節大為震驚。

            _l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