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孫姨娘,你們來了啊。”
“今天你們來得正好,我做點你們沒吃過的好東西給你們吃。”
李逸對著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打招呼。
他本來打算把包好的餃子煮著吃,但看到他秦叔與孫姨娘來了,就改變了主意,決定換一種對大唐來說很新鮮的吃法。
要是換了別的時候,李世民與長孫皇后聽到有新的美食吃,肯定會瞬間被吸引。
但此時,兩人卻仿佛沒有聽見李逸的話,絲毫不問新美食是什么,反而是快步來到李逸身邊。
“這些琉璃你從哪里買來的?花了多少錢啊?”
長孫皇后指著李逸家的窗戶,好奇無比地問道。
如此大、如此晶瑩剔透的琉璃,李世民與她,身為皇帝與皇后,都未能擁有一塊,而李逸現在還是一個民間少年,居然能弄到這么多,這太不正常了。
不等李逸回答長孫皇后的問題,李世民便嚴肅著臉,批評了李逸一句:
“這么好的琉璃,你居然用來封窗戶,這不是暴殄天物嘛!”
“再說,如此行徑也太奢靡了!照你這么個花錢法,再多的錢也不夠你用!”
李世民覺得自己作為一個信奉節儉的皇帝,有必要糾正李逸這種奢侈的行為。
嗯,絕對不是因為李世民心理不平衡,羨慕嫉妒李逸能擁有這么多的好琉璃,而他只能拿一個小琉璃盞當至寶的原因。
“全大唐,就沒有人像你這么奢侈,連皇帝都不會拿琉璃這種寶物封窗戶。”
李世民又酸溜溜地補充了一句。
李逸沒有馬上說出這些玻璃,哦不,琉璃,都是他自己的琉璃工坊生產的,也沒有告訴兩人,這些兩人眼中無比昂貴的琉璃,其實是用沙子(含石英的沙子)弄出來,成本低廉無比。
“秦叔,拋開奢侈不奢侈的問題不談,你就說,用這琉璃封窗戶,是不是要比油紙好很多?你有沒有覺得,這窗戶,天生就應該用透明琉璃來封?”
李逸笑嘻嘻地問李世民道。
“這……確實是比油紙好很多。”
李世民看著明亮無比的琉璃窗,很誠實地回道。
對比用油紙封窗戶,李逸這種用透明琉璃封窗戶確實好太多了,他就算看不慣如此奢侈的做法,也沒法給出一個違心的答案。
但是,誰告訴李逸窗戶天生就該用琉璃來封的?
這不是胡說八道嗎?
琉璃這么貴的寶物,誰會拿來封窗?
莫非,是賣琉璃給李逸的商家,看見這小子年幼,所以用這樣的說法騙他?
想到這里,李世民的眼中閃過一道厲色。
這奸商真是好大的膽子,居然敢哄騙自己的兒子,簡直不知死活!
一旁的長孫皇后此時也與李世民有著同樣想法,她柳眉一豎,沉聲對李逸說道:
“逸兒,快告訴姨娘,這些琉璃是誰賣給你的?花了多少錢?是不是賣琉璃的人讓你用琉璃封窗戶的?”
她這三個問題之中,有兩個問題是剛才問過但李逸沒有回答的。
不過,此時她再度問出同樣的問題,心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第一次問的時候,她就是純好奇,沒有多余的心思。
而現在問,她是帶著算賬的心思,想要找到那個膽敢欺哄的奸商。
李逸一看兩人的樣子,就知道兩人想多了,于是趕緊解釋道:
“這些琉璃,不是花錢找別人買的,都是我自己的琉璃工坊燒制出來的。”
“什么?你開了一個琉璃工坊?能制造出這么好的琉璃?”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兩人大吃一驚,臉上滿是難以置信之色。
現如今的大唐,高質量的琉璃器都是來自外邦,主要是由大食商人從波斯、大食等地帶來的。
大唐本土工匠只會燒制綠色琉璃瓦件等建筑裝飾材料,不會燒制精美的琉璃器,更不會燒制透明琉璃。
而李逸用來封窗的琉璃(玻璃),光潔明亮、晶瑩剔透,在兩人眼中絕對是高檔琉璃。
因此,兩人此刻聽說這樣的高檔琉璃,居然是李逸自己的琉璃工坊燒制的,怎能不震驚?
震驚之后,長孫皇后迫不及待地追問道:
“快,好好給姨娘說說,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這事啊,其實沒啥的,就是實在受不了油紙封的窗戶了,透光太差,讓整個屋子都變得昏暗,而且還不隔音,不耐用,所以我就琢磨了一下,用透明的琉璃封窗戶最合適,然后就搗鼓了一個琉璃工坊。”
李逸云淡風輕地回道。
直接實話實說為了賺大錢而發明琉璃燒制技術,開琉璃工坊,這多俗氣。
相比這樣的真實原因,李逸眼下這種說法無疑更具有傳奇性與故事性。
按照后世的說法,這就是他所賣琉璃的品牌故事。
他穿越前在后世見過許多類似的品牌故事,各行各業都有,套路大同小異,某某某因為某某痛點,所以創辦了某某品牌。
究竟是真的假的,沒人知道,反正是被媒體、普通大眾等喜聞樂道。
比如此刻的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兩人,在聽到李逸這一番話之后,直接驚呆了。
就因為嫌棄用油紙封窗戶不好,就發明出了燒制琉璃的技術,還開了一個琉璃工坊?
這是一般人能干得出來的事?
哦,自己家的這個兒子,確實也不是一般人,而是一個才華橫溢、眼光見識非凡的人。
嫌現有的糖不好吃,就發明了珍珠糖。
嫌胡凳不好坐,就發明了搖搖椅。
嫌現有的酒不好喝,就發明了五糧液。
嫌油紙封窗不好,就發明了燒制透明琉璃的技術。
這叫什么?
這就叫做有才任性!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看向李逸的目光之中,滿是自豪!
如此才華橫溢的人,是自家麒麟子啊!
便在兩人為李逸感到驕傲的時候,就聽見李逸開口對兩人說道:
“秦叔、孫姨娘,要不把你們屋子的窗戶,都改用琉璃封窗吧,你們回去量下尺寸然后告訴我,我讓琉璃工坊的人燒制你們要用的封窗琉璃。”
“放心,這些琉璃不要錢,我免費送給你們。”
李逸怕兩人擔心琉璃貴用不起,又補充了一句。
就憑秦天策照顧了原身十幾年,他送點琉璃也應該,反正對他而,燒制幾塊琉璃,也沒多大成本。
李世民一聽,當即就心動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他在看到李逸家中用透明琉璃封的窗戶之后,再想起宮中用油紙封的窗戶,就覺得不順眼了。
“行啊……”
李世民剛脫口而出這兩個字,就被長孫皇后打斷了:
“行什么行?”
“琉璃這么貴,哪能讓逸兒白送給我們封窗戶。”
“那么多琉璃,燒制起來也得費不少功夫。”
說話間,長孫皇后給了李世民一個眼神示意。
李世民瞬間懂了,皇宮那么大,怎么可能所有的窗戶都用琉璃封窗?
而如果光把他與觀音婢的寢宮窗戶用李逸提供的琉璃封上,又容易引起非議。
比如指責他與觀音婢奢侈無度之類的。
李世民絲毫不懷疑,如果他真的做了這事,魏徵這個老家伙肯定會第一個站出來指責他。
然后就是群臣的紛紛進諫。
用琉璃封窗這件事,現在身為民間百姓的李逸干得,但他身為皇帝,干不得啊!
想到這里,李世民頓時泄氣了,他是無緣享受琉璃封窗的生活了。
“你孫姨娘說得對,雖說琉璃工坊是你自己的,但肯定燒制不易,就不用考慮給我們琉璃用來封窗的事了。”
李世民忍痛拒絕了李逸的提議。
聽見兩人拒絕,李逸又勸了一番,但最后發現兩人的態度異常堅決,只好作罷。
關鍵他也不能透露自己的琉璃工坊燒制琉璃的主要原材料是沙子,成本其實很低這件事。
這屬于核心機密,他絕不會隨便告訴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