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要從吐蕃國內的勢力格局說起。”
李逸緩緩回了一句。
聽到這句話,李世民詫異地看了李逸一眼:
“你還知道吐蕃國內的勢力格局?”
“咳咳,我曾經跟一個吐蕃來的大商人聊過一次,那個人對吐蕃國內的情況比較了解,我也是聽他說的。”
李逸隨便瞎編了一個借口。
沒辦法,他總不能說,這是他剛剛用腦中ai查的吧。
情況是這樣的。
他在查吐蕃副使昂日瓊這個名字的時候,ai給出的對此人的身份背景介紹,是來自于一個吐蕃史學家所寫的專業文章。
于是,李逸就順便看了看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內容,恰好是介紹從南日掄贊(松贊干布的父親)時期到松贊干布時期,吐蕃從部落聯盟制向中央集權制轉型時期的吐蕃國內政治斗爭情況。
其中,就有對吐蕃國內各個政治勢力格局的介紹。
看見李世民還有繼續追問的意思,李逸趕緊擺了擺手:
“阿耶,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還是接著說吐蕃國內的勢力格局吧。”
看李逸這個態度,李世民頓時知道,就算他繼續追問,李逸也不會老實回答,于是也打消了再問的念頭。
再說,李逸說得也沒錯,信息怎么來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的具體內容是什么,以及可不可靠。
“那你說說吧。”
李世民示意李逸可以開始介紹了。
李逸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在南日掄贊,也就是現任吐蕃之主松贊干布的父親統治時期,吐蕃國內的政治版圖呈現三足鼎立之勢。”
“雅礱系:主要指吐蕃王室的山南老班底。”
“蘇毗系:主要指雅江北岸的蘇毗舊臣。”
“后藏系:主要指生活在后藏之地的貴族們。”
“因為雅礱系臣子毒殺南日掄贊發動叛亂,所以在松贊干布上位之后,對其進行了鎮壓打擊,基本收編瓦解了這一派系。”
“雖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一派系目前在吐蕃山南地區還有一定的影響力,但總體來說,實力已經遠不如以前了。”
“因此,蘇毗系與后藏系,就是當下吐蕃國內的兩個最大勢力。”
“這一次的吐蕃使團中,正使祿東贊,就是出身蘇毗系的噶爾家族。”
“而副使昂日瓊,則是出身后藏系的瓊保家族。”
聽到這里,李世民插嘴說道:
“那為何選擇昂日瓊,而不是祿東贊?只是因為祿東贊比較精明?”
“精明的人更重視利益,只要有足夠利益,他應該更愿意合作才對。”
李逸點頭道:
“阿耶你說得沒錯,之所以我說昂日瓊比祿東贊合適,不只是因為昂日瓊沒有祿東贊精明,更重要的原因是蘇毗系貴族與吐蕃王室的關系相對更緊密。”
“因為吐蕃王室與蘇毗系貴族同屬于前藏地區,與后藏系的關系一直并不好。”
“在松贊干布統一吐蕃高原之前,雙方屬于不同的陣營。”
“后藏系貴族一直與象雄地區交好,昂日瓊所在的瓊保家族,不僅是后藏系貴族的領頭羊,而且在象雄地區也有很大影響力。”
“通過昂日瓊與瓊保家族合作青稞酒計劃,很容易在后藏以及象雄地區推行。”
“相對祿東贊所在的前藏噶爾家族,瓊保家族對吐蕃王室可就沒那么忠心了,他們會更多考慮家族利益。”
“說得更直白一點,就算現在的吐蕃王國不在了,換了新的政權,要統治后藏以及象雄地區,也離不開他們瓊保家族。”
“因此,就算瓊保家族有人看出了青稞酒計劃對吐蕃王朝的危害,只要他們有利可圖,他們就不會在乎。”
“哦,還有一點忘說了,昂日瓊是現任瓊保家族族長的嫡長子。”
“原來如此。”
聽完李逸對吐蕃國內勢力格局的介紹分析,李世民恍然大悟。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昂日瓊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那就選擇此人吧。”
李世民最后拍板定下了人選。
“好,明日一面,我會跟五糧酒肆的掌柜見一面,把此事給他說一下。”
“阿耶,還有別的事沒有?沒有的話,我就先走了。”
說完,李逸就準備拍拍屁股走人了。
李世民揮了揮手:
“趕緊走,別在這里妨礙我審閱奏折。”
“好嘞。”
李逸轉身就走。
一邊走著,他還一邊喊了一句:
“阿耶,聽我一句勸吧,別熬夜了,熬夜真的傷身啊!就算奏折處理慢一點,大唐也不會有事。”
“你少胡扯,趕緊滾蛋!”
李世民笑罵了一句。
等李逸徹底離開御書房之后,李世民把李君羨叫了進來。
“今日有誰找過二皇子嗎?”
李世民開口問道。
他想知道昨晚李逸的身份曝光之后,朝堂之中有沒有動靜。
“回稟陛下,昨日二皇子殿下與陛下分別之后,就被太子殿下請去了。”
“今天晚上,越王殿下邀請了二皇子殿下去府中做客。”
李君羨把最重要的兩條信息告訴了李世民。
聽到這兩條消息,李世民臉色不變,仿佛對此早有預料。
“那他們相處如何?”
李世民淡淡的問道。
李君羨恭聲回道:
“據暗中保護二皇子殿下的百騎回報,二皇子殿下與太子殿下,以及越王殿下應該都相談甚歡。”
“因為二皇子殿下從東宮以及越王府離開的時候,太子殿下與越王殿下都是臉帶笑容,親自送二皇子殿下出門離開。”
“至于二皇子殿下與太子殿下以及越王殿下具體談論了什么內容,就不得而知了。”
“暗中保護二皇子殿下的百騎,并未進入東宮與越王府。”
李世民點了點頭。
他只是讓百騎暗中護衛李逸的安全,沒有讓百騎監視李逸行的意思,所以百騎這樣做是對的。
“這小子,倒是個受歡迎的。”
李世民嘀咕了一句,臉上浮現出了笑意。
能看到李逸與李承乾以及李泰兄弟和睦,他心中頗為欣喜。
再說,有了李逸這個調和劑,也許李承乾與李泰的關系也能緩和也不一定。
嗯,李世民這個想法,就屬于心里沒點數了。
李承乾與李泰關系緊張,這不得怪他給了李泰信號,讓李泰有了奪嫡的心思嗎?
略過此事,李世民又吩咐了李君羨一件事。
“李君羨,你明早去朕的禁衛軍之中找一個名為孫武開的人,帶他去找二皇子,讓他以后聽命于二皇子。”
“臣遵旨。”
李君羨恭聲回了一句。
緊接著,他又請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