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侍郎的話音剛落。
一道明黃色身影便踏著晨光,從宮門外緩步而來。
此人,正是今日大典的主角:二皇子李逸!
只見他穿著皇子專屬的明黃錦袍,袍身用金線繡著五爪團龍紋,龍鱗層層疊疊,在光線下似要騰躍而出。
他的腰間,系著赤金鑲嵌東珠的玉帶,玉帶正中懸掛著一枚和田白玉麒麟佩。
行走間玉佩輕叩,聲響清越卻不張揚。
李逸的步伐穩而不滯,每一步都貼合著丹陛前青磚的紋路。
他走在鋪在地面的錦毯上,沒有絲毫局促,顯得沉穩無比。
看著身形挺拔、豐神俊朗、行走自如的李逸,無論是皇室宗親們,還是文武群臣們,都暗自稱贊。
在今日大典之前,他們就已經知曉李逸這個二皇子的存在,還知道了李逸為朝廷立下的種種功績。
雖然有不少人因此很欣賞李逸,但因為李逸畢竟是在民間長大的,他們覺得李逸今日在大典上可能會緊張、會惶恐,會表現出有一些局促不安。
然而。
這些人現在發現,他們都想錯了。
李逸太鎮定、太沉穩了,簡直就跟天生的上位者一樣。
“二皇子真是非凡之人!”
不少皇族宗室與文武臣子在心中贊嘆了一句。
“我這二哥,倒是生得一副好皮囊!”
皇族宗室隊伍中,作為一個顏值并不出眾的胖子,越王李泰不無嫉妒地在心中嘟囔了一句。
李逸行至殿門處的丹陛之下,錦毯在此處轉折向上,與殿內丹陛上的明黃織金毯無縫銜接。
他停下腳步,抬手輕輕理了理錦袍前襟垂落的龍紋流蘇,而后昂首邁入太極殿。
跟在李逸身后,皇家宗室與文武群臣們也依次走入了太極殿。
在殿中的御座之上。
李世民身著十二章紋明黃龍袍,目光沉靜地看著緩步進入殿中的李逸,眼底藏著許多期許。
他有一種感覺,未來李逸會帶給大唐更多的驚喜。
在李世民的注視下,李逸走到大殿中央,規規矩矩朝著李世民行禮參拜:
“臣李逸,參見陛下!”
正式場合要稱職務,所以現在他得自稱臣,得稱呼李世民為陛下。
李世民看著李逸,沉聲開口,聲音帶著帝王特有的威嚴:
“宣旨。”
聞,站在殿側的禮部尚書上前一步,手持明黃圣旨,高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二皇子李逸,早年因故而育于民間。
李逸久居民間而品性端方,心性沉穩且心懷社稷,往日雖未在朝堂,卻為國立下汗馬功勞,朕心甚慰。
今時機已到,特召李逸歸宗皇室,冊封為‘楚王’,賜王府于長安長興坊,設長史、司馬、咨議參軍等屬官,食邑萬戶,授永業田萬畝。
另,遙領東都牧兼揚州大都督,督越、婺、泉、建、臺、括六州,又兼汴州刺史,督豫州、貝州、許州、蔡州、宋州、亳州、曹州等七州,及越州都督,督杭、海、潤、楚、舒、廬、濠、壽、歙、蘇等十二州軍事。
望楚王日后勤修德行,繼以赤誠之心為大唐效力,為皇室增輝。欽此!”
“臣李逸,領旨!”
李逸領旨謝恩平身。
在心中,李逸嘀咕了一句:
“這下,多半又要讓李承乾跟李泰心生不安了。”
為什么他會這么說呢?
不是因為他封楚王,食邑萬戶、授永業田萬畝等,這些都是親王的標配待遇,沒啥好說的。
關鍵是后面遙領的那些官職。
雖然是遙領,不會實際去地方任職,也不會實際管理這些地方的軍政事務。
但遙領的這些官職,畢竟名義上是這些地方的最高長官。
所以,某種程度來說,從每個皇子遙領的官職情況,就可以看出皇帝對皇子的寵愛情況。
而李逸在穿越前,看過一篇“唐朝的一二三線城市排名”的文章,就是用現代社會的城市分級方法,去分析唐朝的重點城市。
他清晰記得,在那篇文章的分析中,長安與洛陽,是大唐的兩座超一線城市。
接下來,是四座一線城市:太原、揚州、益州和汴州。
再看李逸遙領的這幾個地方。
東都牧是洛陽這座大唐超一線城市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
而揚州大都督與汴州刺史對應的四座一線城市中的其二:揚州與汴州。
另外,還要督七座二線城市之中蘇州、杭州、曹州、貝州這四座城市的軍事。
這么一算,大唐超一線、一線、二線城市的半壁江山,都已經歸在他名下了。
這樣的待遇,李逸都用不著拿腦中的ai查,就知道絕對是蝎子拉屎——獨一份。
面對這種情況,有被害妄想癥的李承乾與小心眼的李泰,心中能舒服才有鬼。
李逸猜得確實沒錯,李承乾與李泰現在何止是不舒服,簡直是嫉妒極了。
“竟然讓二弟遙領東都牧。”
敏感的李承乾又開始發散思維了。
東都洛陽在大唐的的地位,僅次于長安,甚至當初大唐在選擇都城的時候,還在長安與洛陽之間猶豫過。
這么重要的一座城市,自己的父皇讓李逸遙領東都牧,這是什么意思呢?想要扶持李逸上位?
聯想到李世民還讓李逸住武德殿,李承乾沒辦法控制自己不想多。
原本已經消失的,對于李逸的警惕心,又再一次出現了。
另一邊,李泰雖然一張胖臉帶著微笑,完美扮演了一個憨態可掬的胖子。
但在心中,李泰已經在瘋狂嚎叫了:
“憑什么?”
“憑什么李逸能遙領這么多的上州?”
“憑什么李逸的封地有這么多?”
“阿耶,看來我真不是你最寵愛的兒子了。”
李泰心中滿是憂傷。
在李逸之前所有出閣的皇子之中,李泰得到的待遇是最好的。
就說封地數量,李泰封越王的時候,遙領十六個州,數量遙遙領先其余皇子。
比如與他同時受封的三皇子李恪,封地只有六個州。
而現在,他的好二哥李逸封王的時候,一上來就遙領二十五個州,一下比他多出了九個州。
更重要的是,李逸的封地不僅數量比他多很多,而且很多上州,也比他的封地強。
從這件事上,李泰已經可以確信,李逸已經取代他,成為最得寵的皇子了。
他奪嫡的最大優勢沒了。
李泰對此傷心。
不過他轉念一想,不對啊,李逸雖然是最得寵的皇子,但是李逸不會參與奪嫡啊。
所以,他沒必要比李逸更得寵,只需要比李承乾這個太子更得寵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