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府。
演武場。
蘇定方身穿一身銀甲,立于高臺上,目光掃過下方兩千名士兵。
今日,他要從這兩千人之中,選出五百人跟隨楚王前往河南道賑災,另外還要再挑一千人隨薛仁貴赴松洲。
兩項任務都事關重要,容不得半分差錯!
前兩天,他已經對這支楚王府私軍有過簡單了解。
雖然是楚王府私軍,但卻是陛下從北衙禁軍之中選出來的精銳。
當時蘇定方得知這一點之后,也是覺得自己選擇投靠楚王李逸這個決定英明無比。
因為從陛下的這一行為,便可以看出陛下對楚王李逸是非常寵愛的。
跟著一個受寵的皇子,他的前途自然未來可期。
深呼一口氣,蘇定方首先選拔的是前往河南道賑災的人,他看著士兵們,高聲說道:
“凡家中有親眷在河南道、或曾參與過賑災者,出列!”
他的這兩個選人條件,自然不是隨便提的。
選曾經參與過賑災的士兵,這個很容易理解,就是因為這些人有經驗。
至于選來自河南道的士兵,他有兩方面考慮。
一方面是這些人對河南道的情況比較熟悉,楚王如果想要了解河南道的情況,這些人就能派上用場了。
就算他們離家太久自己不知道,也能找到他們的親戚朋友詢問。
另一方面,蘇定方覺得,這些人是去救助自己的家鄉,肯定會更用心一些。
蘇定方的話音剛落,便有數百名士兵應聲上前。
其中一些人的眼神中帶著急切,顯然對賑災之事格外上心,蘇定方估摸著這些人應該便是出身河南道。
隨后,蘇定方根據自己對于賑災之事的了解,安排了一些簡單的現場考核。
一番考核之后,蘇定方從這批站出來的士兵中,最終選出了四百名。
然后,他又從剩余士兵中擇優挑選出一百名,湊齊了五百人之數。
選完前往河南道賑災的士兵之后,蘇定方接著挑選要隨著薛仁貴前往松洲的一千人。
他看著剩下的1500人,高聲說道:
“武藝精湛、馬術精通者,出列!”
要在大唐與吐蕃邊界與吐蕃人交手,能同時具備這些能力的士兵,自然是首選。
聽到蘇定方的話,剩下的士兵齊齊往前走了一步。
見狀,蘇定方愣了一下,然后心中由衷感慨了一句:
“不愧是陛下為楚王殿下精心挑選的精銳!”
當然,他也不會就憑這些士兵的主動行為,就完全相信這些士兵都是符合要求的人。
再說,就算是都符合要求,不也還得優中選優嗎?
接下來的時間,蘇定方對剩下的1500人進行了考核,選出了其中他認為最好的1000人。
雖然這些人是薛仁貴要帶去松洲的兵,但他并沒有等薛仁貴來選。
因為薛仁貴自己都是今天才到長安進入楚王府,對這些士兵也不熟。
并且,蘇定方相信自己選人的眼光不會有問題。
因此,他選出來的這1000人,就是最佳選擇。
把前去河南道的500人與前去松洲的1000人都選好之后,蘇定方找到李逸,將人已選完的事告知了李逸。
“好,蘇將軍果然雷厲風行!”
李逸夸獎了一句蘇定方之后,又接著對蘇定方說道:
“蘇將軍,你去找一下薛仁貴,讓他盡快去熟悉一下他要帶去松洲的手下。”
雖然按理說,薛仁貴今天剛到長安,又經歷了長途跋涉,應該讓其休息一下。
但事急從權,李逸沒那么時間給薛仁貴了,必須讓薛仁貴直接上手,充分利用每一點時間。
李逸相信薛仁貴這個未來的大唐名將有即插即用的本事。
“遵命!”
蘇定方領命而去。
在蘇定方走后不久,楚王府迎來了一個來自太子府的客人。
此人聲稱乃是奉太子李承乾的命令前來求見楚王,于是楚王府的侍衛在請示李逸之后,很快將其帶到了李逸面前。
“臣紇干承基,拜見太子殿下!”
來人見到李逸之后,躬身行禮參拜。
“免禮。”
李逸淡淡的回了一句之后,順便打量了此人一眼。
之所以李逸會如此,是因為紇干承基此人,是李承乾手下一個很有意思的人。
這人是李承乾的侍衛,但又不是那種專門負責保護李承乾的侍衛,而是負責干臟活的那種。
說得更直白一點,此人就是李承乾手下的殺手頭子。
除了紇干承基這個名義上的侍衛之外,李承乾還暗中養著另外100多個殺手,由紇干承基負責統領。
但凡是李承乾想暗中殺人,就會派紇干承基出手。
比如在原本歷史時空中,將來太子太傅于志寧會因為上書向李承乾進諫一事,直接觸怒李承乾。
然后,李承乾就派了紇干承基帶人前去刺殺于志寧。
結果,紇干承基來到于志寧的宅第,看見于志寧躺在苫席上,頭枕著土,不忍心殺害,就放了于志寧一馬。
其實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李承乾這個人管理手下的本事不行。
拋開李承乾弒師這個行為的對錯不談,不管李承乾的命令是不是合理,也別管于志寧是不是清廉,紇干承基作為一個干臟活的殺手頭子,竟然會臨時不服從李承乾的命令,這就很有問題了。
紇干承基的定位是殺手頭子啊,這樣的人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服從性!是對命令的百分百執行!
從這一點來說,紇干承基放過于志寧的行為,是很不合格的。
李承乾但凡聰明點,在那件事之后,就算不棄用紇干承基,也不應該再讓紇干承基當擔重任。
然而,李承乾卻并沒有因此怪罪紇干承基,反而繼續重用他,還在后來把刺殺李泰的重任交給了他。
結果,他再一次讓李承乾失望了,未能對李泰造成任何傷害。
再往后,就到了貞觀十七年,紇干承基受齊王李佑謀反案牽連,被關押在大理寺監獄,按罪將要被處死。
為了自保活命,紇干承基根本不用人審問,當場就主動將太子李承乾給賣了,說李承乾跟侯君集等人勾結,欲圖謀反。
于是乎,李承乾的造反還沒正式行動,就被李世民一網打盡了!
可以這么說,正是由于紇干承基的背刺,才導致了李承乾的造反失敗。
就這么一個既沒有能力,也不夠忠心的人,李承乾還拿他當一塊寶,只能說李承乾眼瞎識人不明了。
不過,對于李逸來說,李承乾這個太子越眼瞎越好,最好是多多重用紇干承基這樣的人。
“太子令你前來求見本王,可有什么事嗎?”
李逸看著紇干承基,淡淡地問道。
紇干承基恭聲回道:
“回稟楚王殿下,太子殿下令小人前來,是邀請您明日午時在醉仙樓共同用午膳,一敘兄弟情誼。”
“好,本王知道了,你回去回稟太子,說本王明日一定會準時赴約。”
李逸沒有任何猶豫,開口回道。
“好,小人告退!”
得到李逸的回話之后,紇干承基當即告退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