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薛仁貴與董彥帶人遠去,李逸的眼中帶著一份期待。
青稞酒計劃關乎著大唐能不能順利控制住吐蕃,對大唐來說,很重要。
接下來,青稞酒計劃能不能順利實施,就要看董彥與薛仁貴的本事了。
松洲距離長安這么遠,他也沒辦法隨時掌控情況,只能讓這兩人自行發揮了。
當然,李逸對薛仁貴與董彥是很有信心的。
薛仁貴自不必多說,其能力早已在原本歷史時空中被證明。
至于董彥,自從被他選中擔任五糧酒肆的掌柜之后,凡是他安排的事,都完成得很好,能力也經過了驗證。
“希望你們真能不負本王所托吧!”
李逸收回目光,轉身對身旁的孫武開說道:
“走吧,回府。”
送走薛仁貴與董彥之后,他接下來的重心,便是前往河南道賑災的事了。
回到楚王府,李逸徑直前往書房。
書桌上攤著河南道各州府的輿圖,他俯身細看,思索著去河南道賑災之事。
朝廷正在按照他的要求,籌集各種物資。
而他現在考慮的是,這些物資夠不夠用?
至于鄭世明承諾的三萬石糧食,李逸暫時沒有算在內。
雖然鄭世明已經答應了,但此人不是滎陽鄭氏的家主,還做不了滎陽鄭氏的主。
滎陽鄭氏會不會老老實實完成鄭世明與他的約定,李逸沒有把握。
畢竟,三萬石糧食可不是小數目,足夠幾萬人吃1個月了。
“希望滎陽鄭氏的家主能識趣吧。”
李逸嘀咕一句,然后將此事拋在了一邊。
關于此次賑災,他考慮的事還有很多。
比如河南道災情究竟嚴重到何種地步?那些地方官員是否真如奏報中那般盡心賑災?
這一切仍是未知數,等著他去河南道的時候一一查探清楚。
想到這里,李逸眼中閃過一絲冷冽。
若河南道真有官員趁災貪墨,那他去了之后,一定會讓這些人付出代價。
他生平最恨的,就是趁著老百姓遭災的時候趁火打劫發國難財的貪官污吏!
接下來的兩日,李逸忙得不可開交。
他每天都在楚王府與戶部、工部之間奔波,協調賑災糧草的運輸,挑選用于災后防疫的藥材。
與此同時,蘇定方也在王府的演武場中,爭分奪秒地對挑選出來的五百名士兵進行訓練,確保每個人都能應對災情中的突發狀況。
到了第三日,李逸收到了朝廷的通知,所有的人員物資都已經準備完畢,隨時可以出發了。
于是,李逸決定明日出發。
次日卯時。
天色尚未完全亮起。
李逸帶著蘇定方、孫武開以及五百名王府私軍離開了楚王府,朝著通化門而去。
通化門是長安城南部的,同時也是南北官道的。
從通化門出發,走北崤官道,便可進入河南道境內。
今日,李逸就要帶著人員物資離開長安,正式前往河南道賑災,自然要走通化門。
等李逸帶人到達通化門的時候,發現朝廷的人跟物資已經全部到齊了。
幾十輛滿載糧食、藥材、衣物的馬車整齊排列,每輛馬車旁都有朝廷的士兵看守。
此次李逸前往河南道,除了五百人的王府私軍之外,還有一支2000人的朝廷軍隊一同前去。
這支朝廷軍隊要負責沿途保護賑災的人員物資。
另外,隨行的還有工部調遣的數十名工匠,以及太醫院挑選的數十名醫官。
這些人見到李逸到來后,趕緊躬身行禮參拜:
“參見楚王殿下!”
“免禮!”
李逸沉聲回了一句。
眾人直起身之后,李逸發現統率朝廷這支軍隊的,是一個熟人:程處默。
于是,他朝著程處默招了招手,示意程處默過來他面前。
“參見楚王殿下!您找末將有事?”
程處默朝著李逸行了一禮,恭聲問道。
“程將軍,你我相識于微末,不用這么客氣,隨意一些。”
李逸微笑著對程處默說道。
接著,他又頗為好奇地開口問道:
“你不是在千牛衛嗎?怎么要跟著去河南道賑災?”
千牛衛是皇帝內圍貼身衛兵,按理說,朝廷從十六衛之中調派軍隊配合他賑災,肯定不會調千牛衛。
故而,李逸才會有此一問。
程處默回道:
“末將已經不是千牛衛了,現在是右武衛。”
“剛好這一次朝廷指派我們右武衛跟隨殿下去河南道,又恰好選中了末將統率的這支衛隊。”
從程處默的話中,一切都是湊巧。
但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巧合。
所謂的巧合,不過是有人精心安排而已。
事實上,程處默這次能夠獲得跟隨李逸前往河南道的機會,是程知節花心思安排的。
其目的有兩個。
其一是讓程處默跟著李逸撈點功勞,雖然作為武將,賑災的功勞,遠比不上沙場殺敵,但總歸也是功勞。
其二,也是最主要的一個目的,是希望程處默能夠借此機會進一步加深與李逸這個楚王的關系。
對程家父子心中的這些彎彎繞繞,李逸自然是不知道。
他聽完程處默的回答,點了點頭:
“那正好,由你統率朝廷的這支軍隊,我行事就更方便了。”
之前李逸選擇帶上自己的一部分私兵,其中的一個考慮就是擔心朝廷軍隊不配合他的命令。
雖然李逸知道沒有人敢明目張膽對抗他這個楚王的命令,但萬一有人陰奉陽違,也是麻煩,會對他的賑災工作造成阻礙。
而現在好了,跟著他去河南道的朝廷軍隊的統領是程處默,這是自己人,他所擔心的問題都不存在了。
李逸相信,就憑他與程處默的交情,程處默肯定會很愿意配合他。
只要是他的命令,程處默必定會不折不扣執行。
所以,在程處默面前,李逸沒有掩飾自己的高興。
而程處默聽到了李逸這句話之后,也明白李逸的意思,當即表態道:
“請殿下放心,此去河南道,末將一定唯殿下馬首是瞻!”
程處默的話音剛落下,遠處便傳來一陣整齊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打破了晨霧的寧靜。
李逸循聲望去,只見一隊身著明黃鎧甲的禁軍疾馳而來。
甲胄在微光中泛著冷光,隊列嚴整如松,簇擁著一輛裝飾華麗的龍輦。
“那是……父皇的儀仗?”
李逸心中一驚,連忙整理衣袍,快步迎了上去。
龍輦在李逸面前停下,內侍掀開簾幕,一道明黃色身影邁步走出,正是當今大唐太子李世民。
看見天子真容,賑災隊伍的所有人馬上行禮參拜:
“臣等參見陛下!”
就連李逸,也跟著行禮參拜口稱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