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蘇木不知道他們心里想的這些事,如果知道,他肯定不會認為明年大唐糧食就能翻十倍,畢竟百姓接受度,還有世家利益問題,都不是那么簡單能處理的。
。。。。。。。。
程知節和秦瓊回去了,驛站又回歸到太平生活,這段時間蘇木也沒閑著。
雖然種不了地,但是可以蓋房啊,畢竟這些人一直住在驛站,也不是個事兒。
“朱三,房子的事情,現在什么進度?”
“大人,咱們驛站流民一共一百二十人,屬四十三戶,目前已經改好二十六座房子,剩下的只等下批土坯干了,就能動工,按照現在的進度,入冬前,大家都能住上新房。”
“那就好。”
聽到朱三的匯報,蘇木心里松了一口氣。
房子都是土坯造的,優點是就地取材,成本極低,弄點水和稀泥,然后在里面摻和點稻草或者是麥稈,成型后晾曬干就可以了。
但是土坯房也有很大的缺點,那就是不耐雨水,抗震差。
不過現在蘇木顧不上這么多了,能在冬天來臨前,讓大家住進新房就不錯了。
“對了,老朱,縣城現在什么情況?”
“大人,縣城的情況有些不樂觀,流民越來越多了,而且你也看到了,天氣越來越冷,這怕是很多人都熬不過這個冬天啊。”
封建社會的冬天,對于普通百姓來說,簡直就是渡劫一樣,沒有有效的保暖措施,又沒有足夠的吃食,幾乎每年冬天都要死很多人。
“哎,對了,咱們蓋的房子,尤其是那個火炕,一定不能偷工減料,一屋子取暖,可全靠那玩意兒了。”
“這個已經吩咐過了,這點大人大可放心,這些人見識過火炕之后,都說大人是魯班在世,腦子咋就能想到這么好的東西呢。”
蘇木蓋房子前,就考慮到了過冬的問題,和所有穿越者一樣,空調是不可能弄出來,但是火炕這種簡單又實用的東西,不可能不用啊。
只不過蘇木給大家講了火炕之后,所有人都不信這火炕有蘇木說的那么厲害,氣得蘇木只能馬上修了一個火炕。
當火炕燒起后,明明外面還是秋風涼意,但是在屋子里,大家居然感到有些熱,再也沒有一人對火炕有質疑了。
..........
蘇木思索再三,還是決定給豐年縣送點糧食,聽朱三說郭縣令這幾天為了流民的事情,發了好幾次火。
蘇木這些日子也是通過空間收獲了不少糧食,其中最多的還是紅薯,當然其他五谷雜糧也有不少,但是細糧蘇木肯定是不會拿出來的,主要還是紅薯居多,然后配一些粟米。
主要還是為了明年開春種植紅薯做一下推廣,不然等到播種的時候,在把紅薯拿出來,大家都不認識,肯定有顧慮,不會種,這樣就又要耽擱一年。
“蘇木,你來了,我很忙,怕是沒有時間接待你啊。”
郭縣令伏在桌案上,只是抬頭看了一眼,見是蘇木,便又低頭做自己的事情了。
“大人,可是在為流民的事煩惱?下官能力有限,送來一萬斤糧食,為大人解憂。”
一萬斤!郭縣令腦子又回想了一下,剛才好像是說的一萬斤。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