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木當場就用道觀的大鍋,煮上了紅薯稀飯,然后還丟了一些進火堆烤。
沒多一會兒,空氣中就飄出了一股從未有過的香甜。
“這味道,好奇怪啊。”
“是啊,很香,又很甜。”
流民們這才反應過來,空氣中飄出的味道不就甜味嗎,有多少沒聞到甜味了。
“啊,上次嘗到的甜味,還是幾年前,家里大小子去城里賣了野味,給我帶了一塊甜菜疙瘩呢。”
一個老人努力地回憶著這輩子為數不多的幸福時光。
“是鍋里煮的那個東西傳出來的甜味。”
這些天,驛站的朱三爺時常來送糧食,大家都看在眼里,也是十分感激對方給了活命之恩。
今天更是見到了驛站的蘇大人,蘇大人還帶來了一種從未見過的吃食,沒想到煮熟后,這般香甜。
蘇木也想萬萬沒想到,一頓紅薯稀飯就把這些人給徹底征服了。
“諸位,這叫紅薯,是一種新的吃食,這東西不僅味道好,還不挑地,產量高,等熬過了今年,明年開春,咱們地里都種上這個東西,就再也不會餓肚子了。”
經過蘇木的加油打氣,流民們麻木的眼神中,總算是多了一絲希望。
“太好了.”
“蘇大人,好官啊。”
“謝蘇大人活命之恩。”
眾人紛紛跪地磕頭,這可能是他們這輩子見過最好的官了。
。。。。。。。。。。
豐年縣。
“縣令大人,小的今天看街上的流民好像又多了不少。”
師爺帶來的消息,讓郭縣令頭疼。
豐年縣今年也不富裕,要是接受流民,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若是強行趕走,又怕餓紅眼的流民,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師爺,你說這些流民如何處置才好啊。”
“額,小人一時之間也沒有好的注意,大人,容小的在想想。”
師爺有些心虛地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心想,媽的,縣里什么情況,你不清楚嗎,要糧食沒糧食,要錢沒錢,你問我怎么處理?
反觀縣令心里對師爺也是一陣鄙夷,這貨簡直就是混吃等死的種類,平日吹牛一套一套的,每次問起正事,就沒主意。
“師爺,你說今年這是什么情況,流民哪年都有,但是今年這是不是太多了些?”
前些年大唐和前朝打仗,導致流離失所,后來大唐成功推翻了前朝,大家以為會有太平日子過,誰承想,一些地方勢力又開始蠢蠢欲動,大唐又出兵鎮壓。
直到現在,大規模的戰爭是基本平息了,但是還有些局部的小戰事。
“大人,咱們這窮鄉僻壤的,先是戰亂,要么被抓壯丁,要么逃至山林,導致縣衙在冊的青壯男丁大幅減少,耕地慌了起碼一大半,沒有了收成,大家只能背井離鄉,出來逃難。”
師爺雖然沒什么真本事,但是分析的卻很有道理,也是事實。
“哎~~~”
縣令也只能長嘆一口氣,今年的稅收都是他求爺爺告奶奶,找到當地富商,答應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人家才幫著湊夠了。
想想縣令當到自己這個樣子,也是沒誰了。
“大人,清風驛驛長有書信。”
短暫的安靜,被突然進來的衙役打破。
“清風驛驛長?清風驛不是就一個朱老三嗎?什么時候有驛長了?”
“大人,你忘了,前段時間新來了一個小伙子叫蘇木。”
“哦,想起來了,是有這么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