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明白,即使丞相的權柄再大,也是給皇帝打工的。
如此的話倒也簡單。
自己只需按照他的心意,在眾官員面前丟波臉即。
不過,作為丞相,當著群臣的面被這樣呵斥,也屬實有點憋屈。
朱元璋性格強勢,向來說一不二,此刻雖然覺得憋屈,但胡惟庸也不敢表現出分毫。
只好做小伏低
與此同時,劉伯溫也在朝會上,只是跟從前一樣,像個木頭似的一不發,對一切冷眼旁觀。
不過在看見胡惟庸下跪認罪時,他輕嘆了一聲。
朱元璋,這是要清掃功臣了
劉伯溫很了解朱元璋,預料到他絕不會允許大權握在他人手中,建國以后,一定會打壓整治。
因此,他才會索性做個啞巴。
不過隨便如何吧,不管怎樣,丞相之位都會有人坐,這次,應該也只是小懲大誡,并不會影響朝堂格局。
再者說
他早就遠離了朝堂紛爭,此事與他毫無關系,當下便垂首斂目,接著做木頭人了。
但是
高位上的朱元璋卻將他的表情盡收眼底,心中冷笑。
還想裝木頭呢?
不知道,當你聽到丞相一職要徹底廢除時,會是怎樣的表情?
接著,朱元璋側目看向跪著的胡惟庸,語氣淡漠道:“陳友諒等余孽,本就該由地方官府緝捕,和你又沒關系”
“這”
胡惟庸一怔。
和自己沒關系?你這是何意?
最主要的是,你為什么不順著臺階下,還要逼問下去?
這究竟是搞哪樣啊?
“胡惟庸,你怠慢安南使節一事,說來聽聽吧。”
朱元璋滿眼寒光的問道。
“那…是禮部沒有及時上報”
胡惟庸聞,冷汗連連。
安南使節一事,其實挺搞笑。
安南國敬仰大明國威,不遠千里派使節前來朝見。
大明的規矩一向是,外國使節覲見,一律按王公的規格隆重接待,但不知道怎么回事,這安南使節竟然無人理會。
而且抵達京城后,偶然間看見文廟,驚呼文廟居然比安南皇宮都要氣派,于是就想進宮拜會大明皇帝。
文廟那邊得知后嚇了一跳。
緊忙將消息上報到宮里。
此事也有損大明的國威形象。
眼下,朱元璋聽完他的回答,直接冷笑道:“呵呵,禮部?咱都派人查問過了,禮部早就把消息上報給了你。”
“是你一直不予理會罷了,這是呈上的折子,你還有什么辯解的?”
朱元璋說著,直接丟下去一本奏折。
胡惟庸撿起奏折一看,瞬間面如死灰。
的確
上面的內容是,禮部早就把消息上報給他,正常來講,隨后就該是他來部署。
而正常情況,這些事都會有屬下幫他安排。
但不知道為何,居然無人招待安國使節。
此事其實可大可小
安南使節本身并不算什么,畢竟安南只是個小國罷了,不足為道。
但是,這也關乎到了大明的體統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