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去調查民情,就強行推行此政,不就是會出亂子嗎?
即使自己回家細細思索,也只是在此基礎上修補,想不出什么更好的主意了。
他在那沉思許久,最后只能苦笑搖頭:“微臣也沒其他辦法了,陛下如果真想快速推行此政,恐怕大明各地,都會有流血事件啊”
此話一出,他已經做好朱元璋駁斥自己的準備,但是也做好,不再發一的準備。
自己所獻之策,絕對沒有問題。
像朱元璋這樣強硬的推行,一定會受挫。
屆時出事了,朱元璋自會知道,他有沒有錯。
然而沒想到,朱元璋卻并未像他所想的那樣,面色陰沉,反倒是輕笑道:“那你就猜錯了,咱既然想快,怎會沒有道理?”
“要知道,各地的鄉紳、地主,如今都在快速發展,穩固自己在地方的勢力,長此以往,他們在鄉間的地位只會越來越堅固,甚至推行政策,還得經過他們的允許,才可以推行。”
“如今,各地初定,那些地主、鄉紳的勢力還不算龐大,此時若不抓住機會,強勢推行,那以后只會愈發艱難,甚至無法實行。”
“你說的沒錯,如今推行是會發生亂子,甚至有流血事件,但是這和此政再無成功的可能相比,算得了什么呢?”
“此政,傷在一時,但功在千秋啊!”
此話一出,劉伯溫頓時愣住了。
因為他居然無以對。
細想想,自己的確沒有考慮到這一層。
那豈不代表著自己的想法,是錯的?
劉伯溫心頭一震。
一直以來,他對自己都非常自信,他只是不說話而已,一旦說話,肯定可以解決問題。
從起義以來,一直是無往不利。
然而這次的事情,卻把事實擺在了他面前,他的想法竟然是錯的。
劉伯溫驚疑不定的看向朱元璋。
他并非無法接受自己的挫折,而是他絕不相信,這是朱元璋自己能想出的計策,因為他太了解朱元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