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父垂著頭,不敢應聲,唯恐天子當真臨時起意,大手一揮,將治理潮災的要務,交到自己頭上。
卻只聽得謝如琢,上前一步,朗聲道:“承蒙陛下厚愛,微臣無以為報,如琢斗膽,欲親自領教一番這錢塘潮水的兇險,人定勝天,還請陛下降旨!”
他主動請纓,語之間,又盡顯志在必得之意,天子自然甚感欣慰,只是略一沉吟,便點頭允準。
“謝卿有此決心,實乃社稷之福,萬民之幸。”
眾人自是交口稱贊,極謝如琢這忠君愛民之舉,實在令人倍生欽佩。
宋瑾初時,不免有些懊惱。
她先前想著,將這差事,攬在宋父頭上,如此一來,宋璃若是當真絞盡腦汁,想出了應對潮災之法,平江織造自是要記上大功一件,她這位錦嬪娘娘,也可仰仗母族榮耀,更得圣上垂青。
但宋璃若是無計可施,她便一口咬定,是宋璃前夜私下里同自己提起,想出了治水之法,她才斗膽在圣上面前,開口引薦,屆時以祖父的脾性,定然不會包庇此等于宋府升遷無用之人,只管將宋璃推出去,承受天子雷霆之怒,也便是了。
誰成想,半路卻殺出了個謝如琢,攪了她滿盤計劃!
宋瑾心有不甘地瞪著謝如琢,但轉念卻又想到,這謝如琢現下,已然是同宋璃走到了一處。
歷朝歷代,那么多文武百官,前赴后繼,都對錢塘水患無可奈何,他謝如琢又不曾生出了三頭六臂,怎生偏偏就是他治水成功?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