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六盤水,機場出口。
王玄走出略顯嘈雜的航站樓,一股濕潤中帶著絲絲涼意的山風迎面撲來,驅散了機艙內的沉悶。
他抬眼望去,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翠綠山巒,天空是那種被水汽浸潤過的、略顯朦朧的藍。
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氣息,對于習慣了北方干燥氣候的人來說,這里的空氣似乎都能擰出水來。
看著這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景色,王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
來到這個世界,除了跟隨王老爹在深山老林里生活的那段時光,就屬在貴州、尤其是在六盤水附近活動的日子最長。
這里的一草一木,雖未刻意銘記,卻也在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他沒有像尋常旅客那樣去排隊等候出租車,而是辨認了一下方向,便直接邁開步子,沿著一條略顯偏僻的公路,向著記憶中碧游村所在的大致方位步行而去。
碧游村的位置極為隱蔽,深藏于苗嶺腹地,尋常的交通工具根本無法抵達,甚至在地圖上都難覓其蹤。
打車過去不僅不現實,反而可能引來不必要的注意。
對于王玄而,這點路程也算不得什么,正好可以借此機會,重新感受一下這片土地的氣息。
他走得并不快,步履從容,如同一個漫無目的的旅人。
時而駐足欣賞路旁不知名的野花,時而聆聽山林間清脆的鳥鳴,時而又會抬頭望向遠處云霧繚繞的山巔,仿佛在思考著什么。
山間的公路蜿蜒曲折,車輛稀少,偶爾有當地的山民騎著摩托車駛過,都會好奇地打量一眼這個氣質獨特、徒步深入山區的白衣年輕人。
走走停停,大約用了半天光景,當日頭開始偏西,山影被拉長之時,王玄終于抵達了一片被茂密竹林和古樹環抱的山谷入口。
谷口立著一塊不起眼的青石,上面用古樸的篆刻寫著三個大字——碧游村。
這里便是馬仙洪建立的“新截教”大本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