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大紅袍被你拿走后,我這就只剩下普通的龍井了,你應該不嫌棄吧?”
杜國強到區長這里說話向來隨意:“您給的,別說是龍井了,就算是磚茶,我也得喝它個十幾碗才夠。”
“油嘴滑舌。”
蔣經福失聲笑了一下,目光又回到了手中的文件上。
“區長,您這是在看什么?”杜國強試探性地開口問道。
“省里對咱們省今年要做出的突破,在年終會議上做了部署,有些任務是下放給陸川區的,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我猜,省里今年的部署應該主要重點落在經濟上面吧?”杜國強試探性地開口問道。
蔣經福詫異的瞅了他一眼:“你小子提前看過?”
“那倒沒有。”杜國強笑了下。
這事都不用猜,改革開放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工作都是圍繞經濟建設展開的。
“今年的任務不輕啊。”
蔣經福嘆了口氣,有些無奈道:“這次下了硬指標,咱們陸川區必須在年內成立幾家新企業,并且幫助一些老舊國企進行轉型。”
杜國強道:“在您的英明帶領之下,我相信這些問題肯定會被解決的。”
“你說的倒是輕巧。”
蔣經福嗆了杜國強一句,“經濟建設又不是兒戲,那是我說解決就能解決的嗎?別看咱們現在好像是政府的公務人員,可真到了那些和企業扯嘴皮子、涉及到企業核心利益的時候,人家可不管你誰是誰。”
“也不是沒有辦法,只要咱們陸川區發揮優勢就行。”
杜國強故意話說一半,端起那碗滾燙的茶,自顧自喝了起來。
蔣經福等了半天卻沒聽到下文,頓時急了,將手里的文件扔在一邊。
“你小子少給我打馬虎眼,有事直說!”
“經濟建設有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勞動力。”
杜國強笑了笑,放下手中的茶:“咱們陸川區是人口大區,幾十萬的人口,還有很多閑置在家的農村勞動力以及知青群體,這點可是優勢啊。”
“其實我今天來,就是想在這事上麻煩一下領導。”
杜國強深吸了一口氣道:“想必區長您也知道,我搞了個注塑廠,可廠子里現在僅有一位勞動力,這顯然不夠規模。所以我想擴大招聘人數,打算從從雙水村找來了數十名勞動力,讓他們幫我建設廠子。”
蔣經福沒有說話,緩緩放下手中的茶杯,面色凝重地望向杜國強,沒了往日的親和。
“你知道你這是在違反咱們區的政策嗎?上面三令五申,嚴禁農村勞動力流竄到城市打零工。你這是把政策不當回事啊。”
果然,蔣經福雖然平日對杜國強還算和藹,將其作為陸川區的人才儲備,可到了這種正經時候,依舊擺出了鐵面無私的神情。
杜國強知道,這件事自己若是處理不好,說不定還得蹲牢子。
他深吸了一口氣,說出了自己來之前在路上想到的說辭。
“領導,我知道這件事我有錯,沒有事先向您報批。”
杜國強率先擺正態度,承認錯誤。
“可這兩年的風向,想必您也看出來了,全國各地都在搞改革開放,全面放開估計也就這段時間的事。您都說了,省里的經濟任務很重,咱們陸川區要是循規蹈矩,不說停滯不前吧,也肯定會落后于那些先進地區。”
“我這注塑廠,只要您支持到位,別的不說,我有信心在10年內將其建設成國內一流的企業。”
“甚至在技術水平方面,能和國外頂尖注塑廠商抗衡。”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