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和手下一看王爺這樣子,頓時大感不妙。
“王爺,何事?”
宣武王一臉悲愴:“雁南關,破了……”
現場頓時噤若寒蟬,誰都知道,雁南關是北夏的門戶,此處一破,北蠻的鐵騎距京都不遠矣。
“王爺,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北蠻想打,咱們就奉陪到底!”
宣武王皺眉:“可如今朝廷無將才可用,北蠻人陰險狡詐,又是游牧民族,最擅長在馬背上打仗,我們……”
“松桃縣的唐大人啊,他不是發明了很多厲害的武器,而且有勇有謀,定能力挫北蠻。”
之前宣武王跟唐禹哲商量的是先救走郡主,至于之后的事情,唐禹哲雖然承諾定能收拾北蠻,不過他畢竟年紀尚輕,也不知道有沒有這個能耐。
宣武王看著眾人道:“鄂州太守趙靈杰你們怎么看?”
立即就有幕僚道:“鄂州太守趙靈杰以治軍嚴明著稱,他麾下的鄂州軍常年駐守南方,戰斗力不容小覷!”
宣武王當即道:“那我這就去信,讓唐禹哲和鄂州太守趙靈杰即刻北上支援雁南關,務必在三日內與李沉舟匯合!”
收到宣武王的來信的時候,唐禹哲正在校場練槍。
他穿著一身玄色勁裝,槍尖劃過空氣帶起呼嘯,聽到王勝的話,他猛地收槍,槍尖穩穩地戳在地上,濺起一片塵土。
王勝在高陽關養好傷后,便回了松桃縣,仍然跟在唐禹哲身邊做事。
當時唐禹哲就笑他,為何不留在高陽關,做個一城守將。
王勝笑呵呵地道:“比起做守將,我寧愿跟著大人,建不世之功!”
唐禹哲還有什么好說的,仍然留他在身邊,畢竟用習慣了,王勝比其他人更了解他,更知道他的意思。
唐禹哲之前去王府的時候留有信鴿,這次王爺來信也是通過信鴿傳來的,他收到信就比鄂州那邊快了些。
他擦了擦頭上的汗:“王爺信上可說了,能給我多少人馬?”
“五千人?”
唐禹哲皺眉,北蠻此次發兵不下五萬,這點人怕是杯水車薪。
“去玉凈山點五千兵馬,一刻鐘后在校場集合,帶足三日干糧,軍械庫的炸藥火油全部帶上,我們走小路,爭取明日拂曉趕到雁南關外五十里的落馬坡。”
一天后,鄂州城內的趙靈杰也收到了宣武王的信,平日里雖然跟各處諸侯爭權奪利,可真正到了大是大非面前,他還是擰得清的。
他當即命人點兵,并讓大家把鎧甲換成粗布衣裳,兵器用布包起來,扮成商隊,從黑風口繞過去。
北蠻人自大,定然想不到他們敢走那條險路。
兩路人馬唐禹哲先出發,趙靈杰晚一日出發,兩方人馬都加快行軍,力求奪回雁南關。
唐禹哲為了速度,帶的都是騎兵,他們避開大路,在荒草覆蓋的丘陵間疾馳,馬蹄揚起的塵土被夜色掩蓋。
而鄂州軍則在黑風口的峽谷里艱難前行,峽谷兩側是陡峭的山壁,僅容兩人并排通過,士兵們舉著火把,腳下的碎石不時滾落。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