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林汐在他身上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顧承煜。
這種專業上的絕對信任和支持,比他曾說過的任何告白都更具沖擊力。
下班后,林汐常常留在工作室畫圖到很晚。
顧承煜也總是加班,但他從不打擾。
只是每到九點,都會讓徐巖送來溫熱的夜宵,有時是粥,有時是湯羹,每次都換著花樣,附著一張手寫的便簽:“注意休息。”
她接受這份好意,但每次都把飯錢用袋子裝好,讓徐巖第二天送到總裁辦。
顧承煜收到后,也只是無奈地笑笑,下次照送不誤。
在“汐”系列設計進入關鍵階段時,集團內部曾被林汐在評審中否決了方案的設計師,因不滿而將幾張林汐早期畫的混亂草圖泄露給了媒體,并惡意揣測她“江郎才盡”“心理狀態不穩定”,不配擔任首席設計師。
負面報道瞬間發酵,連帶著顧承煜“任人唯親”的質疑也甚囂塵上。
公司內部流四起,團隊士氣受到影響。
林汐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雖然表面鎮定,但內心不可能毫無波瀾。
那些草圖確實是她最痛苦時期的產物,被這樣公開曲解,讓她感到難堪和憤怒。
顧承煜第一時間召開了緊急會議。
他讓法務部立刻對泄密者和發布不實信息的媒體發出律師函。
同時讓公關部準備一份通稿,客觀闡述林汐的國際教育背景,在米蘭的成功項目以及“汐”系列的理念,強調顧氏集團對藝術家創作歷程的尊重與包容。
最后,他直直望向林汐:“敢不敢開一場媒體見面會,不是去解釋那些舊稿,而是直接展示你的新稿?用作品說話。”
他的眼神充滿了信任和鼓勵。
林汐看著他,心中的慌亂漸漸平息。
她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好。”
見面會上,林汐沒有回避過去,她坦然承認那些草圖是特定時期的真實記錄,是“破碎”的痕跡。
但她緊接著,展示了“新生”系列的設計圖。
那些將“破碎”用金線和寶石重新構筑成的充滿希望的作品。
她講述了自己的創作理念,語流暢,自信從容。
強大的作品本身,加上她真誠的態度,瞬間扭轉了輿論。
媒體的焦點從挖掘隱私轉向了對她藝術才華的驚嘆和對“汐”系列的期待。
風波過后,林汐在空無一人的工作室里,看著窗外璀璨的夜景,心里依舊不太平靜。
她知道,回國的這條路并不好走。
但是這一次,顧承煜沒有把她護在身后,而是站在她身邊,和她一起面對。
或許,他們不再是夫妻?
而是……戰友……
夫妻?
她回想起當初她逃離江城的時候,和顧承煜的法定夫妻關系尚未做了結。
算了算時間,還剩下小半年。
她拿起手機,第一次主動給顧承煜發了一條工作之外的信息:謝謝。
僅僅兩個字,卻讓收到信息的顧承煜,對著手機屏幕,露出了一個多月來第一個真正舒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