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連綿地下過古城,長安路有李承乾的好心情。
今天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
李承乾要離開長安,從此之后天高任他游,海深也要獨自闖。
背景已經鋪好,身邊有天仙境界的和瘟道士李平,就等著一個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
天上有托塔李天王躍躍欲試,瘋狂想要在李承乾面前表現自己。
更不用說,人間這些人精。
魏征房玄齡之輩看得清楚,李承乾確實被分封出長安。
但,西山就在長安邊上,確實不歸長安管轄,卻又臨近長安的管轄地,只要有個腦子,在長安當官的都能看出來,這叫什么?
簡在帝心啊!
陛下心里還有承乾殿下,只等一個機會,就能將李承乾招回長安。
坐長安不一定是儲君,離長安也不一定遠離儲君之位。
小雨不停,初秋時節,一場秋雨一場寒。
李承乾緊緊衣服,扭頭看一眼長安:“咱還會回來的!”
“平先生快些吧!爭取明日能到西山。”西山距離長安三百里地,騎著快馬再用上兩張神行符,一日到不是什么大事。
李平點點頭,目視前方,小雨從他身側落下,從未留下一絲痕跡。
這就是神仙的好處,雨水不侵,毒火不入。
李承乾身上穿著暗黃色長袍,這是早些年長孫皇后為他縫制的,哪怕他現在已經不是太子,穿這身衣服也不會有人亂說話。
這衣服有兩處陣法,雨水也落不到李承乾身上,只是他看上去沒有李平如此飄逸自然。
仙人之氣,果然……有點意思!
李平望著前方開口:“有人在等著殿下。”
李承乾好奇,自己造反之后,東宮內門可羅雀,今日出京還有人相送?
沒讓他意外,剛出城,過兩三里,遇見折柳林,林子邊,官道旁,有一處小亭。
亭子外站著二三十名軍士,亭子里坐著一個年輕人和一位儒生。
年輕人不是外人,正是李承乾的好兄弟,李泰。
李泰望著李承乾身影,站起,身子立于折柳亭前。
大唐興盛,多出文人墨客。
文人送別最喜柳,以柳相送,折一柳枝插在此處。
時間長了,這里竟然長出一片柳林。
謝先生躬身站在李泰背后:“來人,應該就是西山王。”
李泰神情復雜:“兄長出長安,隨行隊伍就人,兩輛馬車?”
李承乾身邊沒什么人可用,一個造反失敗的太子,哪會有多少人愿意在他身上下注。
他身后兩匹馬,跟著稱心和李平,兩輛馬車一輛拉著細軟,一輛坐著容娘和兩個小宮女,秋心春月。
兩個趕車的馬夫則是他宮里的小侍衛。
一行人快馬出長安,坦蕩。
但落得旁人眼里,也凄慘。
畢竟,他曾是太子。
隨行連十人都沒有,和發配有什么區別?寒酸!
李承乾下馬走進折柳亭,他很好奇李泰為何在此。
嘲笑?還是真送別?
李泰率先拱手:“大哥!”
“見過魏王!”李承乾還禮,李泰乃是一等王爵,地位確實比他要高。
“大哥客氣了,你我之爭只為皇位,現在你我仍是兄弟。”這傻小子看不清楚顯示,只以為李承乾出長安,就是敗了。
他就可以高枕無憂。
李承乾搖頭:“我從未和你爭過皇位,誰坐龍椅,那是父皇的意思,你我爭是爭不到的。”
李泰滿是虛偽的臉龐瞬時間舒展:“大哥,還是比我聰明,那我就不擔心你在西山上的安危了!”
李承乾點頭,好奇詢問:“有一件事還是需要你擔心,前兩日,派去我那邊三只妖怪是你的手筆吧!”
李泰尷尬低頭:“確實是我的安排。”
成王敗寇,此刻他高居長安,自然不怕李承乾什么,哪怕知道那三只妖怪是他派去的,李承乾又能如何?
這就是他的坦蕩,也是他的虛偽。
我知道,你無法奈我何,所以我可以認。
李承乾好奇看著他:“我那一晚已經被封為西山王,你為何還要讓妖怪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