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聽到陳策這句帶著鼓勵和認可的話語,心頭一熱,胸膛下意識挺得更高,聲音洪亮回應。
“主公教誨,李志銘記于心!必當恪盡職守,不負主公信任!”
陳策好笑點點頭。
這肯定是宋巖教他的話術。
走到書案后,他手指在攤開的北疆及南邊輿圖上劃過一條蜿蜒的線,那是通往蜀中的鹽路。
“召你來,是有個緊要任務。”
李志精神一振,“請主公示下!李志萬死不辭!”
“錢喜把鹽路談成了,”陳策開門見山,“蜀中周氏每月供萬石粗鹽,前半程走水路,后半程陸路。”
“需從蜀地穿行關西數州之地,最終運抵我北疆。”
他手指重重地點在輿圖后方漫長的陸路區域上。
“這段路,山高林密,路途遙遠,更緊要的是——”陳策眼睛微瞇,“沿途流寇、山匪多如牛毛,更有地方豪強乃至軍鎮勢力盤踞。”
“鹽道在他們眼里就是一條流淌著白花花銀子的肥羊!”
陳策的聲音低沉下去,帶著不容置疑的殺氣,“這條命脈關系北疆的未來,不容有失,一粒鹽,一兩銀,都不能落在外人手里!”
“主公是要我”李志有些明白了,眼中燃起戰意。
“不錯!”
陳策斬釘截鐵,“我要你帶著軍隊,沿著鹽路從北掃到南,掃除路線上的一切威脅!”
“暫定一團編制,由你親自統領,而你的任務有三。”
“第一,確保鹽道暢通。”
“首批運輸隊出發時,你率軍隊同行,沿途所有膽敢覬覦、伸手的匪寇、山寨、豪強,無論大小,無論背后是誰撐腰,一律剿滅!”
“第二,建立常駐哨卡。”
“清剿過后,在關鍵隘口、險要之地,設立常駐哨卡。”
“派兵常駐鹽道,建立定期巡邏制度,確保長期安全,劃下道來,告訴所有人,這條道有主了。”
“至于第三”
陳策忽然頓住,手指緩緩劃過鹽道西邊狹長的區域。
大乾的領土其實不大。
東部南部沿海,北部西部皆被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權包圍,導致北疆所處的位置很微妙。
北面是狄人。
東面被大青山山脈阻隔,遼東有烏丸人等諸多游牧族人。
西面就更復雜了,一片巨大的沙漠截斷了北疆和西域。
想過去,要么從北邊草原繞,要么從南邊的關西出關,然后就會遇到一個不亞于狄人的大族——
羌。
西羌挨著關西跟蜀地,所以當陳策他們的鹽路穿過關西,相當于在大乾西部邊疆拉了長長一刀,切掉了一片如同柳葉的狹長地域。
“在執行任務同時,”他看向李志,意味不明笑道,“兼具宣傳、招募、維護之責。”
“尤其是西邊。”
“要是有不長眼的兵匪攻擊鹽路,將其剿滅后,我們總不能放著那兒的邊鎮不管了,有義務入駐管理,以防止羌人侵入大乾的領土。”
前兩條李志還覺得是正常操作,可第三條一出,他聽懵了。
什么叫不長眼的兵匪?
邊鎮距離鹽路有上百里距離呢!這是得有多“不長眼”,才會特地跑這么遠來攻擊他們?!
“主公的意思是,”李志壓著興奮-->>的語氣道,“把這塊地——”
“什么話什么話!”